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案(表格式)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案(表格式)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授课课时 2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授课地点 授课教师
参考教材 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分析整合 这演讲稿中习近平同志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意义,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感受文章的时代意义; 2.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增强历史责任感; 3.把握演讲稿的文体特点,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写作技巧。
思政目标 体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汲取昂扬奋进的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 体会讲话稿严谨的论述逻辑,理清课文清晰的结构思路。
教学难点 学会抓关键词语,掌握阅读方法,理解文章丰富深刻的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启发点拨法
板书设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 庄严宣告 大会主题 回顾百年光辉历程-四个伟大成就 诠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 新征程·开创美好未来-九个必须 寄语广大青年 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
课后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课前 准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教案、相关视频、PPT 预习课文
新课 导入 观看《百年传承,今日有我》视频,同学们,看完这段激情澎湃的视频,我们来看看习大大对同样年轻人的我们有什么寄语。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 思考自己可以为祖国做什么贡献
研习 新课 一、习近平 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二、知识梳理 蒙辱(méng)劫难( jié )呐喊( nà )戊戌( wù xū) 诞生( dàn )官僚( liáo)赓续( gēng )剥削(bō xuē)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赓续:继续。 以史为鉴:以古代的人,事作为当今人,事的借鉴。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 靠,经得起检验。 风雨如晦: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三、写作背景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七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字词 引导学生了解本篇演讲稿的背景 积累本文字词 了解文背景
四、文体知识 演讲稿,是一个人面对众人,在较为隆重的集会或者公共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演讲稿的结构 1.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性 2.称呼语——听众称谓(顶行书写,加冒号。) 3.问候语——问候听众(第二行书写,空两格,独立成段。) 4.开场白——交待演讲相关主要内容。 5.主体——演讲稿的核心部分 6.结尾——总结全文,强化观点,提出希望,发出倡议等。 7.礼貌致谢——以礼貌性的致谢来结束演讲。(简短有力,具有号召性和鼓动性 ) 引导学生学习演讲稿的知识 认识演讲稿的特点
五、文本分析 思考:假如你作为共青团员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请你简要向同学复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 (一)理清结构 庄严宣告 大会主题 回顾百年光辉历程-四个伟大成就 诠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 新征程·开创美好未来-九个必须 寄语广大青年 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 (二)内容分析 1.庄严宣告 “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庄严宣告”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奋斗的百年是天翻地覆的百年,是中华民族最了不起的百年,中华民族将迎来无比光明的前景。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无比自信的宣告。 2.主题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个主题说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矢志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的提炼和总结,为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3.四个伟大成就 (1)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2)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3)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4)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四个“伟大成就”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将党的百年历史明确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十分清晰准确地界定了党的百年历程中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奋斗、牺牲、创造,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伟大功勋。四个“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生动诠释了“一个主题”的重要内涵和意义。 4.诠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 (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灵魂 (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宗旨 (3)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底座 (4)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和承诺 32个字,凝结着百年奋斗的伟大品格,昭示着百年奋斗未有穷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奋斗征程的起点就形成了鲜明政治品格,拥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概括和阐释表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的总结达到了新高度,对自身性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自身精神的领悟达到了新高度。 5.新征程 开创美好未来——九个必须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这些内容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对百年奋斗经验启示的深刻总结,又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了行动指南。 6.寄语广大青年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个“不负”,是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他对新时代青年发出的号召、寄予的厚望,正是新时代青年们的担当所在、使命所系。 7.号召全体共产党员 “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党中央号召你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号召的目标指向,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将成为共产党员响应号召、继续奋斗的不竭动力。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分析各部分内容 概括个部分内容
(三)深入探究 1.这篇讲话稿结构十分清晰,总体来看是通过“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围绕历史、现实和未来主要阐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回顾历史,主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和伟大功勋,这些内容与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征途中传承、发扬的“伟大建党精神”,共同阐释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在此基础上,讲话更进一步集中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部分,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概括性阐释“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2.这篇讲话稿层层推进、逻辑严谨,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开篇的“庄严宣告”引领和贯穿全文,彰显伟大功绩,蕴含历史启示,明确现实基础,指明前进方向“主题”诠释了“庄严宣告”中的“百年奋斗目标”;“伟大成就”是“主题”的现实演绎,体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呼应了“庄严宣告”中的“持续奋斗”,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和继续前进的精神之源;“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出了如何牢记“主题”,是实现“庄严宣告”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要求;最后的三个“不负”和一个“号召”,明确使命,表明决心和信心。 六、写作特色 1.讲话层层推进、逻辑严密,用一组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 开篇的“庄严宣告”引领和贯穿全文,彰显伟大功绩,蕴含历史启示,明确现实基础,指明前进方向。“主题”诠释了“庄严宣告”中的“百年奋斗目标”;“伟大成就”是“主题”的现实演绎,体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呼应了“庄严宣告”中的“持续奋斗”,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和继续前进的精神之源;“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出了如何牢记“主题”,是实现“庄严宣告”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要求;最后的三个“不负”和一个“号召”,明确使命,表明决心和信心。 2.讲话通过“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 通过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经验启示,更加清晰地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以及“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如磐初心,可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锤炼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可以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激发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伟力,可以启迪智慧、推进建设。 如,开篇的“庄严宣告”,言简意赅,“实现了”“全面建成了”“历史性地解决了”“意气风发”“迈进”等词语,充满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讲话连用三个“深刻改变”,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为下文的“伟大成就”张本。讲话反复使用“历史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等语句,突出强调了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助于听众清晰把握讲话要点和思路。 3.讲话巧用排比、比喻、反复等手法,语言精要准确,饱含情感。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逻辑关系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写作特色 分析文章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梳理文章的修辞手法、语言特色、逻辑特征
七、拓展延伸 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进行对比: 两篇讲话稿都既富有理性,又饱含感情,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毛泽东的讲话稿善于使用“即使……也……,一……就……,并……”“或者……或者”等极富逻辑性的关联词语,说理透彻,观点鲜明。 习近平的讲话稿善于使用关键词、排比、反复、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使层次分明,富有逻辑性,既有利于听众把握内容要点,又有利于情感和情绪的表达。 两篇讲话稿都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的睿智和豪情。 引导学生对比阅读 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
课堂 小结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如何响应总书记的号召? 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思考 思考文章带给自己的启发
课后 作业 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关于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理解短文。 2.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更多背景和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