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黄瓜生产 课件(共26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4黄瓜生产 课件(共26张PPT)-《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黄瓜生产
目录
生物学特性
01
类型及品种
02
栽培季节和茬口安排
03
栽培技术
04
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止对策
05
01
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果实
种子
(二)生长发育周期
发芽期
幼苗期
伸蔓期
结果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喜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的土壤
土壤酸碱度以pH5.5~7.2为宜
生长的适温: 20~30℃
最适地温:25℃
最适气温: 25~30℃(日)/13~15℃(夜)
喜光,但耐弱光
幼苗期, 低温和短日照有利于雌花的分化形成
喜湿怕涝,不耐旱
最适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90%
02
类型及品种
(一)华北型
(二)华南型
(三)北欧温室型
03
栽培季节及茬口安排
南方各省无霜期长,可以利用不同的品种,错开播种,进行春、夏、秋三茬栽培。广东、海南等地还可进行冬季栽培。
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于1月中下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4月上旬~6月中旬收获;秋延后栽培一般于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10月上旬始收,11月下旬拉秧。
04
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春黄瓜栽培
品种选择
培育壮苗
定 植
田间管理
采 收
品种选择
选择中早熟、抗病又丰产,并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品种。适合的品种有天津黄瓜研究所的津春4号、津研4号、津研5号、津研6号、津杂 4号;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的燕白黄瓜、燕美黄瓜、燕丽黄瓜、燕丰黄瓜、渝杂黄四号等品种,也可选用其它优良品种。
种子处理
播前精选种子并晒种2~3d
温汤浸种,25~28℃条件下催芽
播种
2月中旬撒播于苗床或播入营养钵,
覆盖营养土1~2㎝,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苗期管理
播种至出苗25~30℃/20℃左右
出苗后适当降温
真叶展开后后22~25℃/13~17℃
定植前7~10d 15~20℃/10~12℃
苗期要经常保持床土湿润
播种育苗
定植时期
土壤5cm处地温稳定通过10℃
最低气温高于5℃即可定植 (终霜前20d左右)
整地施肥
667㎡ 施腐熟有机肥5000㎏
尿素20㎏ ,钾肥30㎏ ,过磷酸钙40㎏
定植方法
暗水定植,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株距35~40㎝,3000株左右/667㎡
定 植
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 /667㎡
整地定植
撒施基肥
→深翻耙平
→开沟施肥
→造底墒
→做畦
开定植沟
→摆苗稳坨
→浇定植水
整地
定植
→覆土
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
缓苗后施清淡粪水提苗
抽蔓期控水蹲苗以促进根系发育
根瓜开始伸长时重施1次速效化肥
结果期盛7d浇1次水,隔水追肥,磷酸二铵、硫酸钾和三元复合肥、饼肥、鸡粪等交替使用
尿素、磷酸二氢钾、商品叶面肥等叶面施肥
植株调整
病虫害防治
肥水管理
植株调整
伸蔓期需用尼龙绳吊蔓缠蔓
及时摘除侧枝、雄花、卷须和砧木发出的萌蘖
生长中后期,摘除植株底部的病叶、老叶
随着下部果实的采收随时落蔓使植株高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
采 收
根瓜应尽量提早采收
初果期2~3d采收1次,盛果期每天1次
严格掌握采收标准,避免漏采
早晨采收,剪刀剪断果柄
采收后及时包装上市
05
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止对策
产生原因
品种选择不当
植株营养生长过旺
黄瓜生长期地温过低
连续阴天,低温寡照,光合产物少易
采收不及时
花期喷药不当或有毒气体危害
防止措施
创造适宜黄瓜植株生长的环境
加强水肥管理
适时采收和疏花疏果
化瓜
产生原因
低夜温短日照使雌花形成过多,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对营养生长产生抑制
地温偏低,土壤过干或过湿以及施肥过多引起烧根等造成黄瓜根系发育差,吸收能力弱
防止措施
创造适宜黄瓜植株生长的环境
避免夜温过低,保证花芽分化阶段夜温不低于13℃
加强水肥管理,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
已出现花打顶的植株要及时采收并疏除部分雌花
花打顶
畸形瓜
产生原因
授粉受精不良,导致果实发育不均衡
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养分分配不均
防止措施
花期人工授粉
放蜂授粉
加大水肥供应
畸形瓜
产生原因
偏施氮肥
干旱、地温低造成根系发育不良
设施内温度过高导致植株营养失调
品种的遗传特性
防止措施
选用不易产生苦瓜素的品种
合理田间管理
苦味瓜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