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第二单元 混合与分离 提升卷(含解析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第二单元 混合与分离 提升卷(含解析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第二单元 混合与分离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2分,满分20分)
1.让冰糖在水中溶解更快的方法有 、 、 。
2.在相同条件下,细盐溶解的速度比粗盐 。
3.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是 实验,对比实验有变量和不变量。 和 是这个实验中的不变量, 和 是变量。
4.妈妈做米饭之前要淘米,她是用 方法将米中的沙子和米分开的。
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5.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多种,但不能同时作用。( )
6.其它条件相同时,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在冷水中溶解得慢。( )
7.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不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
8.水温高的杯子中蔗糖溶解速度一定的比水温低的杯子里的快。( )
9.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10.在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我们发现食盐不会一直溶解下去。( )
11.小苏打在相同量的水中比食盐溶解的多。( )
12.用滤纸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可以高于滤纸边缘。( )
13.我们在实验室中,分离水中的细沙必须要用到酒精灯。( )
14.分离泥土和白糖的方法是用风分离。( )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5.下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溶解一块糖的办法是( )。
A.把糖放在冷水中不断搅拌
B.把糖放在热水中不断搅拌
C.把糖放在热水中,不搅拌
16.下列情况属于溶解现象的是( )。
A.水把食盐变成极微小的用肉眼看不见的小颗粒。
B.温度把冰变成了水。
C.放在阳台上的一杯水变少了。
17.使冰糖在嘴里最快溶解的方法是( )。
A.咬碎 B.用舌头搅拌 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
18.我们说红糖能溶于水,是因为( )。
A.有沉淀
B.能过滤出来
C.红糖在水中均匀的分布合为一体
19.将白糖放入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糖不能一直溶解
B.白糖能一直溶解下去
C.白糖全部漂浮
20.相同条件下,分别在装有50毫升水的两个杯子里溶解食盐和小苏打,结果( )。
A.食盐溶解得多 B.小苏打溶解得多 C.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得一样多
21.根据( )这一特征,我们可以把细沙和白糖分离开来。
A.是否在水中溶解 B.轻重不同 C.颗粒大小不同
22.要把食盐中含有的沙子、铁屑等杂质分离出来,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过滤—吸取—蒸发
B.吸取—过滤—蒸发
C.蒸发—过滤—吸取。
23.我们可以使用( )将一小盘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
A.渔网 B.磁铁 C.用纱网
24.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若想从海水里获得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得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海水晒盐”。
A.蒸发 B.过滤 C.溶解
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20分)
25.乐乐同学想要探究“加热是否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一些”,你有什么好方法吗?请写出你的猜想与研究方案。
我的猜想 ( )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实验材料 烧杯、冰糖、天平、( )、( )
相同条件 冰糖的颗粒大小、水量、放入水中的时间
不同条件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我的发现 ( )中的冰糖溶解得较快
我的结论 ( )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26.实验二:科学小组的小明同学正在做食盐的溶解和分离实验,实验桌上摆着下列四个杯子。
(1)在上面四个杯子中,加入的食盐—样多,溶解最快的是 号杯。
(2)小明想研究“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需要选择 号杯和 号杯。
(3)小明要将没有溶解的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用下图的 装置,要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用下图的 装置(填字母)。
(4)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27.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的多。
实验时,先用 称取食盐和小苏打的量。我们每次称3克作为1份,用纸包好。
我们先做食盐能溶解多少包。在烧杯里倒入 毫升冷水,放入 份食盐加入盛水的杯中,用 充分搅拌。等食盐 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直到食盐 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
按相同方法再做小苏打实验。
我们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同样多的水中, 溶解的多。
28.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谁溶解得多”:
(1)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水。
(2)每次分别向烧杯中加入等量食盐和小苏打,搅拌。等加入第3份后,出现上图现象。根据你做过的实验,可以判断烧杯甲放入的是( ) ,烧杯乙放入的是( )。
(3)实验现象说明:食盐和小苏打相比,( ) 在水中溶解得多。
(4)要想让乙烧杯中的物质也能全部溶解,你的办法是( )。
(5)如果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科学合理的方法是( ) 。
五.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12分)
29.你能说出加快冰糖溶解的办法吗?(写三种方法)
30.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吗?说明了什么?
31.小明不小心把白糖和绿豆混在了一起,你能利用所学知识把它们分离出来吗?请写出你的办法。
六.综合实践题。(满分18分)
32.读一读,回答下列问题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红军派潘冬子和一位老大爷下山买食盐。买到食盐后,冬子便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中,扮作上山砍柴的人来到了关卡前,不料敌人加强了栓查力度,冬子一看,知道提着竹筒是过不了关卡的。只见冬子眼珠一转,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冬子又回来了,并顺利地通过了关卡。过了山坳,老大爷问冬子,你刚才去河边干什么了?只见冬子解开棉袄,大爷用手一摸,湿润润的,一尝,咸的。大爷高兴得大叫起来:“冬子,你真聪明!”
(1)潘冬子把食盐“藏”在哪里了? 其中蕴含若什么样的科学道理?
(2)潘冬子应进行怎样的操作才能取回固体食盐呢?
33.填写实验观察记录表
混合物 分离方法
盐与沙
水与盐
沙与豆
下图是将盐和水分离的实验步骤。
34.上图的实验器材名称:
①( ) ②( ) ③( )
35.说一说这个实验的实验步骤。
参考答案
1. 搅拌 加热 将冰糖研碎
解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2.快
解析:通过加快溶解的方法可知,影响物质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可以通过对比实验得知。把粗盐和细盐同时放进温度和水量都一样的杯中,因为细盐的颗粒更小,所以溶解的更快。
3. 对比 水的多少 水的温度 小苏打 盐
解析: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就要注意除了研究对象,食盐和小苏打这两种物质是唯一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均不变。故水的多少和水的温度是这个实验中的不变量,小苏打和盐是变量。
4.过滤
解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米中有沙子,由于沙子的比重大于沙子,它就会沉入水底,从而实现沙子和米的分离。
5.×
解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同时起作用,如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故题干表述错误。
6.√
解析:物质的溶解速度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溶解得越快。其它条件相同时,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在冷水中溶解得慢。该说法是正确的。
7.×
解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8.×
解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温高的杯子中蔗糖溶解速度一定的比水温低的杯子里的快;但是题干只有水温这个条件,其他条件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溶解速度。
9.√
解析: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0.×
解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常温下,50毫升水能够溶解食盐大约是18克。所以在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食盐达到了饱和的量后就不会再溶解了。
11.√
解析:根据对溶解能力的认识,在20℃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9.6克小苏打,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溶解的量比小苏打多。题干表述正确。
12.×
解析: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其中的“两低”之一就是滤液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滤液从滤纸与漏斗的缝隙中漏下,影响过滤效果。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
解析:我们可以把水溶液中的物质通过蒸发实验提炼出来。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分离食盐水中的食盐和水必须要用到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玻璃棒。
14.×
解析:泥土和白糖质量都较大,不能用风分离开来。因为泥土不能溶于水,白糖能够溶于水,可先用溶解的方法,再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白糖与泥土分离;再用蒸发的方法,将白糖与水分离。使用酒精灯给白糖水加热,水会变成水蒸气水跑到空气中去,剩下白糖结晶出来。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15.B
解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溶解一块糖的办法是把糖放在热水中并不断地搅拌。故选B。
16.A
解析:溶解的特点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A.水把食盐变成极微小的用肉眼看不见的小颗粒。体现的是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正确。
B.温度把冰变成了水。体现的是冰融化了。错误。
C.放在阳台上的一杯水变少了。体现的是水蒸发了。
17.C
解析: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拌都能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其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使水果糖在嘴里最快溶解的方法是咬碎并用舌头搅拌,改变颗粒大小并搅拌,使得溶解更快。
18.C
解析: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的,无法通过过滤或者沉淀的方式分离。我们说红糖能溶于水,是因为红糖在水中均匀的分布合为一体。
故选C。
19.A
解析: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白糖溶于水,物体在水里溶解的快慢与颗粒大小、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白糖放入水中会溶解,白糖在水中溶解一定的量后就不再溶解了。故A正确,B、C错误。
故选A。
20.A
解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常温下,50毫升水能溶解食盐大约是18克,小苏打大约是5克。所以相同条件下,分别在装有50毫升水的两个杯子里溶解食盐和小苏打,食盐溶解得多。
21.A
解析:沙和白糖混合在一起,它们的颗粒大小、轻重差不多,无法采用筛或吹拂的方法分离,我们可以利用白糖能够在水中溶解,而沙在水中无法溶解的特性,将混合物放入水中,用滤纸过滤得到不溶解的沙,然后加热剩下的液体,水分蒸发完就得到白糖,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2.B
解析:把食盐中的铁屑分离出来,用磁铁吸附铁屑,剩下的就是食盐和沙子;再把食盐和沙溶于水,根据沙子不溶于水的特点,过滤食盐水;就能把沙子分离出来;最后可以选用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故选B。
23.B
解析:磁铁有磁性,可以吸引铁、钴、镍。
A、渔网格子都比木屑和铁屑大,无法分离,故A错误。
B、铁屑会被磁铁吸引,木屑不会被磁铁吸引,可以分离,故B正确。
C、纱网的格子比铁屑和木屑都小,无法分离,故C错误。
24.A
解析:常温下,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去,而盐类物质不易蒸发。人们就是利用了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晶体。故A选项正确。
25. 加热 热水 冷水 热水 加热
解析:影响物质溶解快慢因素有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水的温度越高、搅拌、研碎,物质溶解越快。
探究“加热是否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一些”,我的猜想是加热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一些,需要的实验材料有烧杯、冰糖、天平、冷水、热水,保持相同的条件有冰糖的颗粒大小、水量、放入水中的时间,不同的条件是一杯冷水,一杯热水,通过实验发现,热水中的冰糖最先消失,说明它溶解得快,从而得出结论,加热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26. 3 1 2 B A 外焰
【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解析:(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所以溶解最快的是3号杯;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唯一的变量是搅拌,所以应该选择1杯和2号杯进行研究;
(3)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蒸发结晶的方法是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所以小明要将没有溶解的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用下图的B过滤装置,要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用下图的A蒸发装置
(4)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所以使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应该用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27. 天平 50 一(或1) 玻璃棒 溶解 不能溶解 食盐
解析: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实验时,先用天平称取食盐和小苏打的量。我们每次称3克作为1份,用纸包好。在烧杯里倒入50毫升冷水,放入一份食盐加入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等食盐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50毫升水能溶解约18克食盐,50毫升水能溶解约5克小苏打,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8. 食盐 小苏打 食盐 增加水量 蒸发结晶
【分析】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能力是指溶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溶解溶质的能力。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
解析:(2)由于食盐的溶解能力强,所以烧杯甲放入的是食盐,可以完全溶解;烧杯乙放入的是小苏打,不可以完全溶解;
(3)根据题干可知,小苏打和食盐相比较,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4)要想让乙烧杯中的物质也能全部溶解,可以加水,这样就可以溶解更多的物质;
(5)溶解在水中的食盐通过蒸发后仍可以分离出来。说明食盐溶解在水中这个过程是可逆的。
29.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解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30.不能,当盐水达到饱和状态后,就不能继续溶解了,说明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解析: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再溶解该物质了。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刚开始食盐能够消失不见,慢慢的发现有部分食盐沉在水底,搅拌等也无法让其继续溶解,说明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继续溶解了,也得出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31.把混合物放进水里,白糖会被溶解,绿豆沉入水底;然后用滤纸过滤,把绿豆从白糖水中滤出;最后将白糖水放在火上加热,把水分全部蒸发掉,剩下的就是白糖。
解析: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要学会分离混合物。把白糖和绿豆混在了一起,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把混合物放进水里,白糖会被溶解,绿豆沉入水底;然后用滤纸过滤,把绿豆从白糖水中滤出;最后将白糖水放在火上加热,把水分全部蒸发掉,剩下的就是白糖。
32.(1)潘冬子把食盐“藏”棉袄里。其中蕴含食盐能在水中溶解的科学道理。
(2)潘冬子应把棉袄放在水里,再把棉袄拧干拿出来,然后用加热的方法把食盐分离出来。
【分析】根据食盐的溶解性,先将食盐溶于水,再通过蒸发结晶获得食盐。
解析:(1)由于食盐溶于水,所以潘冬子把食盐溶于水形成食盐水,再用棉袄用食盐水浸泡,将其穿在身上即可;
(2)把棉袄放在水中充分浸泡(漂洗)后得到食盐水,对食盐水进行蒸发结晶,就可得到食盐了。
33. 过滤 结晶 筛选
【解析】略
34. 铁架台 蒸发皿 酒精灯 35.(1)用量杯取5ML食盐溶液倒入蒸发皿中
(2)把石棉网放置在三脚架上
(3)把盛有食盐溶液的蒸发皿放置在石棉网上
(4)用燃着的火柴“点燃酒精灯”
(5)加热蒸发。待水即将蒸发干,撤离酒精灯
(6)用蒸发皿余温继续蒸发水分。
【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过滤方法也就不同。
解析:1.在做盐水蒸发实验时,用到的实验装置有: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图中的实验器材名称分别是:①铁架台、②蒸发皿、 ③酒精灯。
2.水容易蒸发,食盐不会蒸发。因此,可以利用蒸发的方式来分离食盐和水,水容易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食盐不会蒸发,因此可以得到食盐晶体。具体实验步骤为:(1)用量杯取5ML食盐溶液倒入蒸发皿中;(2)把石棉网放置在三脚架上;(3)把盛有食盐溶液的蒸发皿放置在石棉网上;(4)用燃着的火柴“点燃酒精灯”;(5)加热蒸发。待水即将蒸发干,撤离酒精灯;(6)用蒸发皿余温继续蒸发水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