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基础卷(含解析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基础卷(含解析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考试分数:5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1.冬天来了,大叶黄杨靠树叶表面 减少水分蒸发,抵御严寒;杨树通过 的方式适应寒冷环境。
2.从叶片的表面光滑程度和厚度看,大叶黄杨树叶比杨树树叶 、 。
3.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的 ,叶 ,表面有 。
4.莲的叶柄和地下茎内有 的管道,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 的需求。
5.卷柏有一个特殊的本领—— 极强,它也叫九死还魂草。
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5分)
6.实验中,我们可以用手代替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
7.芦荟和石莲花都喜欢温暖、通风的环境,能在沙漠边缘或半沙漠的温暖环境中生存。( )
8.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适应水中环境,植株的部分或整体浸没在水里。( )
9.青苔顶端绿的部分看起来毛茸茸的,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清晰的根。( )
10.卷柏的耐旱力是极强的,别名也叫“九死还魂草”。( )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1.有些植物的叶子退化为刺状的形态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下列植物符合这种特征的是( )。
A.芭蕉 B.大叶黄杨 C.仙人掌
12.仔细观察下图的仙人球,关于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多年生草本多浆植物
B.茎呈球形或椭球形,球体有纵棱若干条,棱上密生针刺
C.其构造特点是为了抵御寒冬
13.将金鱼藻放入水槽,搅动水槽里的水,它会( )。
A.会上升 B.会随水流扭动 C.会漂浮
14.夏季,乐乐在树林里迷了路,但他很快找到了苔藓植物,并根据苔藓植物的位置辨清了方向,原因是( )。
A.苔藓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在夏季树林中,树的北面较为阴暗潮湿
B.苔藓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在夏季树林中,树的南面较为阴暗潮湿
C.苔藓植物适于生活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在夏季树林中,树的南面较为温暖干燥
15.椰子喜光,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生长在( )。
A.沙漠 B.热带沿海 C.热带草原
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10分)
16.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取三张纸巾,分别编号为1、2、3。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1号纸巾平铺,2号纸巾卷起来,3号纸巾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1小时后观察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1)1小时后观察到, 号纸巾最湿, 号纸巾最干。
(2)平铺的纸巾模拟的是 ,卷起来的纸巾模拟的是 ,蜡纸模拟的是 。(均填字母)
A.针状叶 B.宽大的叶 C.不透水的蜡层
(3)实验小组根据以上实验探究验证了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生存的外形特征,是因为仙人掌的针状叶和表面像蜡层的皮,能减少 的散失。
17.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
实验方法 压入水中松手 用手挤 掰开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五.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9分)
18.观察大叶黄杨树的图片,它的外形特征在适应环境方面有什么优点?请写出你的推测。
19.说出几种生长在沙漠中的植物,并指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0.水里的植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本领?
六.综合实践题。(满分11分)
21.下图是乐乐在进行观察金鱼藻特点的实验,请帮他把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仔细观察金鱼藻,可以发现,金鱼藻的茎是 色的,比较 (填“软”或“硬”),金鱼藻的叶子是 色的,比较 (填“粗大”或“细小”)。
(2)在研究金鱼藻植株构造特点的过程中,乐乐先用手搅动水中的金鱼藻,当搅动停下来时,继续观察可以发现: 。
(3)乐乐又向水槽中加入清水,继续观察可以发现: 。
(4)结论:金鱼藻生活在水中,植株的茎、叶 在水中。
22.研究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
观察下面两种树木的落叶情况,回答问题:
(1)杨树树叶在冬天全部落光,这样可以 (填“增加”或“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使杨树能够度过 (填季节名称)。
(2)大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比较厚的蜡质,能够 (填“增加”或“减少”)水分蒸发,树叶内储存大量养料,供给植物体利用,使大叶黄杨能够度过 。(填季节名称)
(3)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两种树木适应寒冷环境的方法 (填“相同”或“不同”)。
参考答案
1. 蜡质 落叶
解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冬天来了,杨树树叶会全部落光,以此来减少体内水分的流失;大叶黄杨四季常青。秋季11月份,大叶黄杨新陈代谢,所以会稍微有落叶现象;春季二月底三月初植株发了新芽之后老叶片就会自然脱落,只是不是很明显,所以大叶黄杨树叶不会全部落光,靠叶片表面的蜡质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 光滑 厚
解析: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冬季来临,杨树靠落叶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大叶黄杨靠树叶表面蜡质减少蒸发。大叶黄杨树叶比杨树树叶厚、光滑。大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比较厚的蜡质,所以较光滑。题目观点正确。
3. 根系 细小 不透水的覆盖层
解析: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沙漠中干旱,为应对干旱,则沙漠植物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
4. 中空 氧气
解析: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莲属于水生植物。莲的地下茎是藕,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5.耐旱力
解析:植物都有一套适应环境的方法,卷柏的耐寒性极强,有“九死还魂草”之称。卷柏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耐旱力极强。它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缝中。
6.×
解析:在干旱的环境中,仙人掌和芦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抗旱特征:仙人掌茎肥厚多汁,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细胞善于贮藏水分;茎的表皮由厚而硬的蜡质或生有密集的绒毛覆盖,芦荟的叶里含有大量水分,从而避免和减少阳光照射,降低水分蒸发。用勺子挤压芦荟叶和仙人掌茎时,要慢慢挤压,发现会有大量的绿色的汁水流出来。这说明在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里储存着大量的水。实验中,不能用手代替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故题干说法错误。
7.√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环境中生存的植物形态是不同的,植物都会适应生存的环境。植物的形态结构都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芦荟和石莲花都喜温暖、通风的环境,耐干燥,能在沙漠边缘或半沙漠的温暖环境中生存。
8.√
解析: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适应水生环境,植株的部分或整体浸没在水里。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构造特点,它们也大致分为根、茎、叶。故题干说法正确。
9.×
解析:青苔地下部分的根状物不是真正的根其实是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而它生存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是通过其表面那些细小的叶状结构直接吸收的。所以再放大镜下看不到根,答案是×。
10.√
解析: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分。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11.C
解析: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故选C。
12.C
解析:仙人球(Echinopsis tubiflora),是仙人掌科仙人球属的一种多年生多浆类草本植物。茎呈球形或椭球形,球体有纵棱若干条,棱上密生针刺,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而不是抵御寒冷。故选C。
13.B
解析:金鱼藻搅动水槽里的水,金鱼藻的水茎会随着水流扭动,往水槽里加水后会整体漂浮。原因:植株较轻,不固定在水底时,能漂浮。茎柔软,在水流中不易折断,所以B符合题意。
14.A
解析:苔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墙壁的背阴处,树木的背阴处等。在树林中,树的北面是背光面,较为阴暗潮湿,所以苔藓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因此树干的北面背阴,生长有苔藓植物,即是北方,对面是南方,面朝南方,身体左侧为东,右侧为西。A选项符合题意。
15.B
解析:椰子树为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要求年平均温度在24-25℃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椰子才能正常开花结果,最适生长温度为26-27℃,适宜生长在热带沿海。故选B。
16.(1) 3 1
(2) 宽大的叶片 针状叶 不透水的蜡层
(3)水分
【分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和系统进化过程中为了应对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在形态结构、生理机制、遗传特性等生物学特征上出现的能动响应和积极调整。
解析:(1)分析探究仙人掌耐旱原因的实验可知,把3张纸巾充分浸湿,1号纸巾平铺,2号纸巾卷起来,3号纸巾用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一小时后观察3张纸巾的干湿程度,我发现3号纸巾湿度大,1号纸巾湿度小,2号纸巾湿度中等.
(2)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平铺的湿巾模拟宽大的叶片,卷起来的湿巾模拟针状叶,蜡纸包起来的湿巾模拟不透水的蜡层。
(3)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实验小组根据以上实验探究验证了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生存的外形特征,是因为仙人掌的表面有一层像蜡层的皮,减少水分的散失。
17. 上浮 松软 孔洞 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解析: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陆生植物即陆地上生长植物的统称。水葫芦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将水葫芦压入水中后松手,它会上浮,用手挤很松软,掰开里面有大量孔洞。我们会发现: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18.大叶黄杨树植株矮小,树叶聚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解析:大叶黄杨树植株矮小,树叶聚拢。大叶黄杨在冬季寒冷环境下就会停止生长,保存一定能力来抗寒,过于寒冷地区会停止生长。
19.生长在沙漠中的植物有仙人球、沙棘、骆驼刺、梭梭树、仙人掌、胡杨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耐旱和根系发达。
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仙人掌沙棘、骆驼刺、梭梭树、仙人掌、胡杨等,为了能适应沙漠干燥缺水的环境,它们都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茎表面的不透水的覆盖层。
20.1.有的内部中空; 2,能适应水流。还有的内有空洞。
解析:水里的植物有特殊的通气组织,有的茎柔软,能适应水流,有丰富的叶脉组织,还有的内有空洞,含有大量空气等。
21. 绿 软 绿 细小 金鱼藻逐渐在水中静止并漂浮在水中 水面上升时,金鱼藻依旧漂浮在水中 漂浮
解析:金鱼藻又叫做鱼草,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用手搅动水槽里的水,金鱼藻的茎也随之游动,往水槽里加水后,金鱼藻随着水面整体漂浮。
(1)金鱼藻属于藻类植物,也可以说是水草中的一种,它能够多年的生长在湖泊或者静水中。仔细观察金鱼藻,可以发现,金鱼藻的茎是绿色的,比较软,金鱼藻的叶子是绿色的,比较细小。
(2)在研究金鱼藻植株构造特点的过程中,乐乐先用手搅动水中的金鱼藻,当搅动停下来时,继续观察可以发现:金鱼藻逐渐在水中静止并漂浮在水中。
(3)乐乐又向水槽中加入清水,继续观察可以发现:水面上升时,金鱼藻依旧漂浮在水中。
(4)结论:金鱼藻生活在水中,植株的茎、叶漂浮在水中。
22. 减少 冬季 减少 冬季 不同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解析:(1)如果在秋冬季叶子不落的话,由于光照时间缩短、温度降低,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有机物的消耗会大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会生长不良或者死亡。因此,落叶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杨树树叶在冬天全部落光,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使杨树能够度过冬季;
(2)大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比较厚的蜡质,所以比较光滑;大叶黄杨树叶冬天落三分之一左右,总体看来还是绿色的。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推测,它冬天是靠树叶蜡质适应寒冷环境。
(3)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两种树木适应寒冷环境的方法不相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