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主备预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主备预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课时教学(预案)2023
学 校 年 级 八年级 科 目 物理
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3年 8 月 4日 使用时间 第 周第 课时
课 题 声音的特性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预备(一备) 集体讨论调整(二备)
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声音的三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学 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实验法
学法 指导 采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学生可通过讨论、阅读、实验等手段来主动学习,体验过程,解决基本问题,并能简单应用。
教具 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口琴、示波器、话筒等。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视频,请同学们欣赏优美动听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再播放精美的曾侯乙编钟图片,并欣赏《曾侯乙编钟乐》。 然后播放动画。欣赏美妙的酒杯乐曲。 我们刚才听到几种音乐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引入新课: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二、讲授新课。 1、音调 (1)音调 播放高低不同的钢琴声指出音调:声音的高低 (2)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实验探究一: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长度的直尺观察振动情况,聆听声音的变化。 实验探究二:以不同的速度拨动同样的梳子,观察振动情况,聆听声音的变化 实验探究三:改变发音齿轮的转速,聆听声音的变化,分辨音调的高低变化情况。 分析以上三个实验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时所产生声音特征归纳出实验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介绍频率的概念: 频率的定义:物理学上将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字母:f 频率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物体在1秒种内若振动100次,频率为100Hz 用示波器播放不同频率的纯音的波形,用波形比较频率,并用波形图来分析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叫声,从而对频率的概念加深理解 (3)一些物体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4)超声波和次声波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Hz~20000 Hz。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超声波。它们已经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次声波。已经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5)影响音调高低的其他因素 影响单调高低的因素还有结构、形状、材料和尺寸 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发声的音调越低。 对于细长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 (6)弦乐器音调 ① 长短、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细,音调越高; ② 粗细、松紧相同时,弦线越短,音调越高; ③ 粗细、长短相同时,弦线越紧,音调越高。 2、响度 (1)响度的概念 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强弱,它是人耳接收声音大小的主观感觉。 (2)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体验一:用不同的力敲鼓,聆听声音的变化,体会声音响度的不同 体验二:用不同的力敲音叉,聆听声音的变化,体会声音响度的不同。 演示:用不同的力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听声音的大小。 物理学中用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播放动画,用波形分析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叉的波形,声音越来越小的时候,波形有什么变化? 3、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一般是不同的。听声辩人、辩动物、辩乐器等就是主要是根据音色不同来判断的 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先放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再入小提琴演奏的《二泉映月》。由学生聆听并加以区别。 音色是我们分辨出各种声音的重要特征。 这是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既使他们的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仍然能够把它们分辨出来,就是因为每一个人和各种乐器都有它独特的音色。 播放动画,用波形分析不同声音的音色, 巩固练习。 1.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c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速度 2.重放引入部分的交响乐,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们通过 音色 来辨别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音乐中的男低音的音调 低 ,响度 大 。 3.你知道大象救人的故事吗?我们来听一听! 四、归纳小结。
课堂检测与评价内容、导学案 (可附检测卷、导学案) “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 2.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先快些,后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 3.“叮铃铃”电话响了,小明一接电话马上就听出是外婆的声音,小明是根据声音的____来判断的。
作业 布置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
板书 设计 一、乐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 二、音调: 1.音调:物理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①我们把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 Hz。 ②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三个频率范围 人的听力:20Hz—20000 Hz. 次声波:发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超声波:发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三、响度 1.响度:物理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声音的响度。 2.影响声音的响度的因素: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 四、音色: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品质、特色叫音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