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课时教学(预案)学 校 年 级 八年级 科 目 物理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3、8、1 使用时间 第 3 周第 1 课时课 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 型 新授课主备人预备(一备) 集体讨论调整(二备)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科学思维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能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能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声现象做简单的解释。 科学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能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通过探究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用科学的方法力所能及的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优美的声音,激起学生探究声现象的欲望。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的探究实验;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教学 方法 讲习法;演示法;归纳总结法。学法 指导 归纳总结法;交流法。教具 音叉;直尺;小鼓;乒乓球,铁架台,细线;小闹钟,带抽气机的玻璃罩和底座。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播放几种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我们身边有丰富多彩的声音。 进行新课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出声音; 学生动手:用手触摸声带,当发声时感觉到声带在振动,说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把直尺放在桌子边缘,一端露出桌子边缘,用手拨动直尺,看到直尺在上下振动,同时听到声音,说明直尺振动发出声音。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 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是怎样向周围传播的呢 演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最终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又听到声音,并且声音逐渐增大。 这个实验说明,玻璃罩内没有了空气,就没有物质把声音传播出来,逐渐注入空气后,又听到声音,说明空气把响铃声传播出来;把甲、乙两个音叉相隔一定距离放在桌面上,把乒乓球靠在乙音叉的叉股上,当敲击甲音叉时,靠在乙音叉的叉股上的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乙音叉也振动,是空气把甲音叉的振动传递给了乙音叉,也说明了空气能传播声音,除了空气能传播声音外,一切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你们在教室大声讲话,隔壁教室的学生能听到声音,就是空气和墙中的砖和混泥土把声音传播过去的。除了砖和混泥土能传播声音外,一切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人在岸边说话,会吓到水里的鱼,是因为空气和水把声音传播出去,传到鱼儿处。说明水能传播声音,除了水能传播声音外,一切液体都能传播声音。 以上事例说明,声音要靠其它的物质把它传播出去,我们把传播声音的物质统称为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敲击小鼓,学生听到鼓声后,告诉学生鼓声是以像水波一样的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人耳能听到很多声音,人耳听到的很多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声速 声音要靠固体、液体、气体这些介质传播,那么,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否一样呢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第30页上的小资料: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并派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慢的是气体中;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4、回声测距 对着山崖喊话,过了一段时间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就是回声。面对障碍物喊话,记下发出声音的时间,记下听到回声的时间,可以得到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音传播的时间乘以声音传播的速度,再除以二就可以算出人与障碍物的距离,叫做回声测距。 计算公式:S=vt÷2课堂检测与评价内容、导学案 (可附检测卷、导学案) 山间铃响马帮来,铃声是铃( )发出的。 优美的笛声是笛子中空气柱( )产生的。 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作业 布置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上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 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咬钩的雨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D、小溪流水的哗哗声 4、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秒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板书 设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5、回声测距的计算公式:S=vt÷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