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3.1 公民基本权利
新课导航
1、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3、人身自由包括哪些?
4、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含义)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几大类?(内容)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人身自由;③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④平等权;⑤宗教信仰自由;⑥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易错提醒:
不能讲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就是基本权利,必须强调是宪法。
权利
基本权利
学习目标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分别有什么意义?
公民的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公民享有哪些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思考讨论
有人说,政治不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玩的,都是那些当官儿的事儿,政治跟我们无关!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政治生活与我们毫无相关吗?
普通公民拥有政治权利吗?
思 考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
年满18岁中国公民
民 族
不分
种 族
性 别
职 业
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
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
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条件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思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意义?
意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P33)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P33)
政治自由权
探究与分享
阅读P33页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再举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监督权。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②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贴大字报、聚众闹事。
监督权的表现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结合上面案例,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
小组讨论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作用)
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何正确认识政治权利和自由?
要点归纳
(1)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5)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4)公民享有监督权,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政治权利和自由 内 容 意 义(重要性)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政治权利和自由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人格尊严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隐私权
肖像权
公民要求社会和个人对自己人格尊严给予尊重
公民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盗用姓名
公民个人生活他人不得非法打听和传播公民隐私
公民对社会有所贡献获得的荣誉禁止被非法剥夺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二、人身自由
1. 同桌偷看日记。
2. 小李迟到了,却在登记本上写了小张的名字。
3. 摄影店未经郝琳同意,把郝琳的照片贴在橱窗里做展示宣传。
4. 学校因小明同学迟到,宣布撤销他获得的“市三好学生”称号。
5. 一些同学肆意散播关于某同学的不实谣言,让其名声受损。
隐私权
姓名权
肖像权
荣誉权
名誉权
学以致用——辨人格尊严的内容
二、人身自由
新课讲授
New lesson to teach
人 格 尊 严
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新课讲授
New lesson to teach
上面图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住宅不受侵犯
意义: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新课讲授
New lesson to teach
信箱被“洗劫”一空,竟是有人偷窃:2020年9月,上海市有居民反映,自家信箱被“洗劫”一空,门锁也被掰坏。经过调查,警方在章某家查获了8000多封信件和其他广告纸加起来重达700多公斤。经青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章某因犯侵犯通讯自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检察官在此提醒,切莫将手“伸”进他人信箱,不要因一时贪念或好奇便私拆、隐匿或销毁他人信件,这不仅不道德,而且很有可能会触犯法律,造成严重后果。
上述材料中的章某涉嫌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New lesson to teach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做好笔记
物质帮助权
劳动权
(占有权)
1.我买了一台电脑,放在书房里
(收益权)
3.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房
(使用权)
2.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
(处分权)
4.我把电脑卖给别人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劳动权
劳动权的内容: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权利和义务。
思考:
三幅图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力时。国家为特殊人群提供帮助,保障公民的物质帮助权。
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物质帮助权
考考你:
以上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受教育权。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
(1)什么是受教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p38)
(2)教育的作用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3)国家的举措
①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
文学艺术创作自由:莫言写出系列长篇小说
科学研究自由: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
文化活动自由:组织艺术表演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文化权利
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鼓励和帮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我国宪法规定
①财产权
②劳动权
③物质帮助权
④受教育权
⑤文化权利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地位: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意义:保障合理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政策: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措施: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内容及措施、意义
其他权利
平等权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
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基本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受教育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其他权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文化权利
劳动权
财产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物质帮助权
劳动权
财产权
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