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8 经济体制改革 课型 新授课课 标 解 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乡镇企业也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都有很大提高。后来,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改革全面展开,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起来,企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呈现繁荣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建立起来,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第2课。本单元主要讲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是如何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开放分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而本节课讲述的正是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本课课程内容线索为“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线索简单,逻辑清晰,叙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过程。基于此,本课以“大人物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小人物体现了历史的真实”为逻辑线索讲述本课。目录如下: (一)严宏昌敢为人先大包干 (二)张瑞敏临危受命激活力 (三)邓小平南巡谈话定目标教 学 目 标 1.立足时空观念,认识我国改革的进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 2.立足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3.立足家国情怀,通过对比分析,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领会改革是是实行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重点 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难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人物档案、影视资料 文字材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导入 通过吴晓波的名言“历史中的人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人物,一类是小人物,大人物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小人物体现了历史的真实。”引入新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被称为伟大转折,其原因之一就是会议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许多时候甚至是小人物创造的。今天,让我们通过邓小平的决策看历史走向,通过严宏昌和张瑞敏的故事再现历史的真实。 改革开放中的对内改革是如何展开的?我们一起来学习经济体制改革。 由以历史的亲历者为线,贯穿整堂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趣。新课教学 ()(一)严宏昌敢为人先大包干 过渡: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带领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背景 (1)为什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邓小平 (2)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分析当时农村存在什么问题。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背起花鼓去讨饭。 小岗村村民严宏昌说“当时真的是吃不上饭,一到秋天就得去要饭”,“要饭真的是太丢人了,但是不要又吃不饱饭,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 “那时出去要饭很苦恼,农民有田有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 1978年,凤阳县遭受特大旱灾,饥饿的阴影再次笼罩在小岗人头上。 他的话反映了凤阳县小岗村什么现象? 教师规范学生的表述。总结得出背景1:农民生活贫困,温饱问题未解决;2、农村经济发展薄弱 队长哨子吹破嘴,吹人下地跑断腿, 喊了半天人半数,到了地里鬼混鬼。 这段花鼓词说明农村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什么样的弊端? 人民公社化导致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实施:为了大家吃饱肚皮,小岗村曾经一遍又一遍轮换村干部,村里像模像样的男人都做过集体经济的领头人,但都无力回天。看来只剩下最后一招--把村里的土地给私分了! 求生的本能终于战胜了神圣的“主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18户农民在一个小学生写作业的格子簿上,写下一份分田单干、包产到户的密约。村民们都没念过几年书,错别字在所难免,句子也不太通顺,却炮制出一份中国农村最重要的历史文献。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三条: 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由此体现出18位农民具有什么精神? 敢为天下先 3.我们就通过小岗村的契约,来看看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阅读材料,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生产经营权和分配方式有什么变化?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要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教师总结,经营权:分户经营(包干到户)。分配方式:自负盈亏。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2)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表格 人民公社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制劳动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对比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土地所有制分别有什么变化? (3)“以前饿怕了,那时都不舍得卖,家家户户粮食多得放不下,从屋里一直堆到外面。”严宏昌比划着,“感觉干一年能吃上好几年。”小岗村的丰收成绩单同样亮眼:过去,生产队连一头猪都没办法贡献给国家,而这一年家家都留了1头猪,贡献给国家35头肥猪。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1)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2)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开始更加富裕。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过渡:农村改革的成功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推动了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二)张瑞敏临危受命激活力 1.展示张瑞敏的个人经历 海尔集团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厂。1984年春,青岛电冰箱厂是一个欠债147万、濒临倒闭的企业产品滞销,人心涣散。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来做厂长,欢迎他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走人,10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请同学们依据材料分析国有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 职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没有自主权,办事效率低。 2.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现在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3.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4.国有企业改革内容 5.三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额2016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海尔入围世界品牌百强。 从海尔集团的发展历程中说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 (三)邓小平南巡谈话定目标 1.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进行到1992年,仍存在迈不开步子,不敢闯的问题,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走计划经济道路,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道路。假如身处其中你的看法是什么? 过渡:大家讨论的很热烈,观点也很有趣,那我们来看看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是如何作答的。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过渡:基于邓小平的讲话,中国最终建立起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呢 预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过渡: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3.内涵 教师介绍,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4. 根据图片分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图片:从票证时代到市场经济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升华: 小岗村的精神就像这一粒粒洁白的大米一样,最开始,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是,经过汗水、创新、与探索的滋养以后,他们从农村蔓延到城市,从小岗村扩展到全国,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设情境,以严宏昌去联想农村改革的背景,通过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分析材料归纳问题的能力,并由此让学生认识到人民公社的弊端,理解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必要性。 通过呈现1978年小岗村民所签文书,并让同学结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同时培养“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 通过材料让学生理解改革过程中除了人民自己努力,还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通过表格和图片的直观呈现,让学生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发展的意义。 通过张瑞敏的个人经历让学生认识到城市企业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经营自主权,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再通过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国家对企业管控过死,使学生理解城市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学生而言过于抽象,主要由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述并配合相关的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引领,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拓展阅读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济的腾飞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3.要关注民生,关心农民 4.改革要勇于创新,不断深入 回顾历史,总结启示课程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说到,今日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压力和阻力都不同程度的增加,改革的空间和时间约束也都进一步增强。此外,改革要承载更高、更多元的民意诉求,啃硬骨头,打攻坚战……这一切,都呼唤锐意改革、大胆改革、创新改革和持久改革。今后,我们应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不断让这个国家变得更美好,更有希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跟随老师一起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小结,感悟经济体制改革的经过,感悟中国人民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作业布置 随堂练习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2.拓展作业 课后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与他对话,更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变化和影响。 对本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为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提问解决问题,力争做到学生会的教师不讲,精讲难点。本节课应侧重分析“为什么”,简单理解“怎么样”,对比感受“改革好”。例如通过创设情景,材料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改革,之前存在哪些弊端。具体措施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归纳完成。改革的意义利用改革前后对比来感受改革的伟大意义。(共38张PPT)不 / 忘 / 初 / 心 / 牢 / 记 / 历 / 史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课件 ·第三单元ECONOMIC SYSTEM REFORM课标要求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LEARNING OBJECTIVES学习目标1. 立足时空观念,认识我国改革的进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2. 立足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3. 立足家国情怀,通过对比分析,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领会改革是实行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78年HISTORY历史中的人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人物,一类是小人物,大人物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小人物体现了历史的真实。——吴晓波人物档案FILES人物档案姓名严宏昌出生年月1949.10家庭住址安徽凤阳小岗村职业农民…人物经历人物档案姓名张瑞敏出生年月1949.01家庭住址山东莱州职业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人物经历第一部分JINGJITIZHI为什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邓小平小岗村村民严宏昌说“当时真的是吃不上饭,一到秋天就得去要饭”,“要饭真的是太丢人了,但是不要又吃不饱饭,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 “那时出去要饭很苦恼,农民有田有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 1978年,凤阳县遭受特大旱灾,饥饿的阴影再次笼罩在小岗人头上。曾经的凤阳县小岗村,到处只有茅草房生产队队长严宏昌他的话反映了凤阳县小岗村什么现象?1、农民生活贫困,温饱问题未解决2、农村经济发展薄弱这段花鼓词说明农村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缺少自主权,积极性不高队长哨子吹破嘴,吹人下地跑断腿,喊了半天人半数,到了地里鬼混鬼。凤阳花鼓词由此体现出18位农民具有什么精神?18位农民签下的契约书 1978年12月签下“生死契约书”决定冒着坐牢风险,一家一户分地单干。“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敢为天下先十八个农民的决定根据相关史事说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基础及主要形式概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土地公有制基础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形式权: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责利小岗村大包干人员合影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土地归属以家庭为单位经营以集体为单位经营交足国家,留足集体,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平均分配所有权归国家集体承包使用权归农民所有权使用权归国家集体按劳分配1950—1952年土地改革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私有土地公有土地公有土地公有1)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制定经济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小岗村的丰收成绩单同样亮眼:过去,生产队连一头猪都没办法贡献给国家,而这一年家家都留了1头猪,贡献给国家35头肥猪。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以前饿怕了,那时都不舍得卖,家家户户粮食多得放不下,从屋里一直堆到外面。”严宏昌比划着,“感觉干一年能吃上好几年。”根据下面图表数据说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意义。意义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凤阳县小岗村今照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绿色蔬菜基地茶叶生产基地20世纪八十年代白沟箱包集团公司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人民公社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原因1978年,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实施土地公有制基础“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形式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推广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意义第二部分JINGJITIZHI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海尔集团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厂。1984年春,青岛电冰箱厂是一个欠债147万、濒临倒闭的企业,产品滞销,人心涣散。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来做厂长,欢迎他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走人,10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国有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职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没有自主权,办事效率低。请给企业松绑!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现在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1991年12月,成立海尔集团,并制定了海尔第二个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1984年12月,制定了海尔第一个发展战略--名牌战略。1985年,果断决策,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1988年12月,带领海尔获得了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后改革前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经济管理方式政企结合分配方式平均分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权,实行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企业活力增强职工积极性提高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意义三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年营业额2016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海尔入围世界品牌百强。从海尔集团的发展历程中说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1985年砸掉76台质量不合格冰箱2016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吃“大锅饭”的局面,使企业失去活力原因增强企业活力中心环节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结构平均主义转变为按劳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第三部分JINGJITIZHI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结合课本,完成下列表格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位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特点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公有制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基础性,决定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3改革是一个进行时45改革特点① 从思想解放到改革推进② 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③ 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④ 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改革启示① 改革要勇于创新② 改革要打破阻力③ 改革要循序渐进④ 改革要不断完善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1/4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 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B. 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 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D.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2/42.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呼吁的 主要内容是( )A. 实施“一五”计划B. 扩大企业自主权C. 进行三大改造D. 结束“文化大革命”选择你的答案进入下一题3/43. 1992年,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 建立有计划的市场经济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 建立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答题结束4/44.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B. 使计划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D. 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施: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时间:1984年10月,加快城市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意义: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深化改革:1992年提出,1993年通过决定深化改革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下3.08_ 《经济体制改革》.pptx 八下3.08_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