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光的直线传播素养目标1.能说出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能描述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能列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能利用“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解释相关问题。◎重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评价任务通过任务驱动一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这个重点;通过任务驱动二、三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预习导学】生活中的物理烈日当空,我们坐在大树下乘凉的时候,会发现树荫面积会变化,而且正午时最小。如果你仔细辨别,在树荫里可以看到地上有一个个小圆形亮斑。如果恰好发生日偏食,我们还会看到月牙形的亮斑。问题:你知道树荫是怎么形成的吗 圆形亮斑或月牙形亮斑又是怎么回事呢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重点梳理知识点一 光源 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 光源和 光源。 【答案】本身 发光 天然 人造对点自测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B.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D.观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答案】1.D知识点二 光沿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作光线。3.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月)食等。4.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瞄准等。·方法突破·理想模型法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情况,人们引入了“光线”这一模型,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时比较形象。【答案】1.同种均匀介质对点自测2.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茂密的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 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 【答案】2.直线传播 缝隙高度不同知识点三 光速、光年 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 (选填“能”或“不能”)传播,并且传播速度最 ,真空中的光速c≈ m/s。 2.光年: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 。它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 ·学习小助手·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并且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大得多。【答案】1.能 大 3.0×1082.距离对点自测3.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 。 【答案】3.这表明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 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实验器材】空玻璃杯、蚊香、激光笔、水、牛奶。【实验步骤】(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有烟雾的空玻璃杯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有少许牛奶的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1.在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 2.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组内讨论,得出结论) 。 【答案】1.光在空气中和水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任务驱动二 影子的形成【实验步骤】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1.在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 2.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组内讨论,得出结论) 。 【拓展】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如果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遮挡住,就会产生 现象(如图 所示);如果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被地球遮挡住,就会产生 现象(如图 所示)。由此可见,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是 。 【答案】1.皮球后面有部分光射不到,较暗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拓展】日食 1 月食 2 光的直线传播任务驱动三 小孔成像【实验步骤】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见教材P70“想想做做”)1.在实验中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 2.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组内讨论,得出结论) 。 3.你能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吗 ·学习小助手·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是孔径必须很小,像的特点是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外部轮廓相似,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孔与光屏三者之间的距离。【答案】1.看到烛焰的倒立的像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略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