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素养目标1.会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正倒、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重点: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应用其解释相关问题。【合作探究】生活中的物理我们在照相的时候,总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老爷爷还可以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了的字,这些都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问题:那么同样是凸透镜,为什么可以成不同的像呢 凸透镜的成像有什么规律 下面的实验将为我们揭晓答案。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① 。 ② 。 【设计并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①实验中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叫 ,用 表示;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叫 ,用 表示。 ②器材摆放: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 、 、 。 注意: 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整 、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凸透镜焦距f= cm (3)实验步骤:仔细观察凸透镜上所贴的标签,本次实验中所用凸透镜f= cm,则2f= cm。 ①将物体(点燃的蜡烛)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之外,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呈现最清晰的像。【数据】将此时的物距、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设计的表格中。②将物体(点燃的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上,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呈现最清晰的像。【数据】将此时的物距、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设计的表格中。③将物体(点燃的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呈现最清晰的像。【数据】将此时的物距、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设计的表格中。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上,移动光屏,观察现象。【想一想】当蜡烛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上时,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变成 ,成像。 ⑤将物体(点燃的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近,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之内,同时用眼睛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像。【数据】将此时的物距、像距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大小、正倒、虚实、物像同异侧)填入设计的表格中。【分析总结,得出结论】(1)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 有关。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 像,它的应用是 。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 像。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 像,它的应用是 。 (5)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 、 的 像,它的应用是 。 【拓展】凸透镜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 ;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 ;凸透镜成倒立像和正立像的分界点是 。即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 立的,虚像都是 立的。 【小组挑战】当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光屏上所成的像越 ,像离凸透镜越 。 ·方法突破·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正立总放大,实像倒立有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实像) 【交流与评估】(1)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像怎样移动 应怎样调节,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 (2)实验中若用一张纸遮住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还会完整吗 。 【答案】【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可能与什么有关【猜想与假设】①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可能与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有关②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可能与透镜的焦距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1)①物距 u 像距 v②蜡烛 凸透镜 光屏蜡烛的火焰(烛焰) 同一高度(2)10(3)10 20【想一想】平行光 不能【分析总结,得出结论】(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2)倒立、缩小的实 照相机(3)倒立、等大的实(4)倒立、放大的实 投影仪、幻灯机(5)正立 放大 虚 放大镜【拓展】二倍焦距处 一倍焦距处 一倍焦距处 倒 正【小组挑战】大 远【交流与评估】(1)像会向上移动。应该将蜡烛上调(或凸透镜下调,或光屏上调),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会完整,但是像变暗了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