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4 眼睛和眼镜素养目标1.能说出眼睛的构造及其成像的原理。2.识记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重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评价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完成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这一重点的学习。【预习导学】生活中的物理闭上眼睛,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它像一架照相机,不断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用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得信息。有些同学看不清物体,可能是眼睛患了近视。问题: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吗 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呢 重点梳理知识点一 眼睛 1.眼睛的构造:眼球好像一架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 ,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 、 的 像。 2.成像原理: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 ,晶状体变 ,折光能力变弱,焦距变长。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 ,晶状体变 ,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短。 3.明视距离:眼睛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作 和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近点在大约 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为 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学习小助手·眼球是“一架可自动调节镜头焦距的照相机”,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厚薄程度进行调节,改变晶状体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答案】1.照相机 凸透镜 光屏 倒立 缩小 实2.放松 薄 收缩 厚3.远点 近点 无限远 10 25对点自测1.用照相机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应 (选填“大于”或“小于”)镜头的焦距,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答案】1.大于 凸 倒立知识点二 近视眼及其矫正 1.特点:只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 2.产生原因: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方。 3.矫正方法:在眼睛前方放一个 透镜,利用它对光的发散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学习小助手·近视的程度不同,选用凹透镜的发散程度也不同,即所配眼镜的度数也不相同。【答案】1.近处 远处2.厚 强 长 前3.凹对点自测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答案】2.B知识点三 远视眼及其矫正 1.特点:只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 2.产生原因: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使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方。 3.矫正方法:在眼睛前方放一个 透镜,利用它对光有会聚的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答案】1.远处 近处2.薄 弱 短 后3.凸【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方法【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探究一: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方法【实验步骤】(1)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2)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根据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是: 。 探究二: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方法【实验步骤】(1)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2)向水凸透镜内吸取水,使透镜变薄,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根据实验,可知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是: 。 【答案】探究一:【实验步骤】(2)凹 靠近(3)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探究二:【实验步骤】(2)凸 远离(3)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