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节《密度》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第2节《密度》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课时教学(预案)
学 校 年 级 八年级 科 目 物理
主备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第 周第 课时
课 题 第2节 密度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预备(一备) 集体讨论调整(二备)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物质种类有关,从而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以及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科学探究 在学习中,通过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从中体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还可以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在这个活动探究中,由图象找规律是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图象,可以得到铝块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进而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把实验结果推广到其他物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同一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实际问题的科学素养。 3.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 方法 讲授法、引导探究法、观察对比法、分析归纳法
学法 指导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分析归纳法
教具 天平及配套砝码、酒精、水、烧杯、体积相同的三个圆柱体(铜、铁、铝)、四个不同体积的长方体铝块、刻度尺。
教 学 过 程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密度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 质量(克)体积(厘米3)质量/体积 (克/厘米3)木块15100.5木块210200.5石块11042.5石块22082.5
(2)分析数据 ①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②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③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实验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①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②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③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义。 课堂小结: 对于密度这个概念,学生们很陌生,为了引入这个概念,我利用了人们熟悉的生活中识别金饰品真伪的生活常识进行了引入,在本节课的结尾,又提出了能不能自己来鉴别,让同学们提前预习下节内容。 关于密度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采用了利用实验数据及密度公式进行计算的方式,既让学生熟悉了做计算题的基本步骤,又让学生明确了在计算过程中单位换算的技巧,更让学生明确了密度两个常用单位间的关系。
课堂检测与评价内容、导学案 (可附检测卷、导学案)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7.9×103㎏/m3= g/cm3 (2)2.7 g/cm3 = ㎏/m3 2.完成同步教辅资料对应相关部分练习题
作业 布置 课本P116动手动脑学物理 预习下一节内容
板书 设计 第2节 密度 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结论: 1、同种类的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 2、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二、物质的密度 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表示符号:ρ 密度的公式:; 单位:kg/m3、g/cm3等。1kg/m3=10-3g/cm3。 三、密度的应用 求质量m=ρV;求体积:v=m/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