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诊断学》教案: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教学课题 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 授课对象 授课学时 2 学时(90 分钟)所属课程 诊断学 选用教材 《诊断学》李玲 等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版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及思政设计 本次课选自诊断学课程中体格检查中的“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一节,教学内容是讲授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具备初步临床诊断的能力。在体格检查过程中我们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尤其是涉及女性病人的敏感部位检查时。那么患者的隐私权有哪些呢?患者的隐私权是指患者享有不公开自己病情、家族史、接触史、身体隐蔽部位、异常生理特征等个人生活秘密和自由的权利,医院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非法泄露。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必要的解剖、生理、病理和病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 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但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欠缺,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行为特征 根据学情调查,本专业学生喜欢讨论、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 对临床工作充满期待,但诊疗规范需要加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1.掌握胸部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乳房等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2.熟悉胸部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等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1.能对病人进行恰当的沟通。2.能对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的病人进行初步问诊。 1.培养体格检查中保护患者隐私的职业素养。2.培养保管及维护好患者病历资料的职业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胸部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乳房等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教学难点 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乳房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教学组织 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流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体现教师学习指导和价值引导作用,具体如下图示:教学实施过程课前探索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线上预习 1.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前预习资料和课前测试。2.根据课前测试结果预判学生学习难点。 1.预习新知。2.完成线上课前测试。 通过课前预习和测试了解学生学习动向,预判学生学习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中导学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签到、复习旧课8 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在线签到。2.复习上次课基本内容并提问。 1.在线签到。2.回答提问。 组织签到,促进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复习旧知识点,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案例导入、思政融合10分钟 1.介绍案例并融入思政内容: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实施医疗行为时,应以尊重患者的人格为前提,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在进行体检检查、诊疗操作或手术时,要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患者在诊治过程中透露的所有资料,医护人员都应予以保密,未经患者同意不能向第三者披露。 2.总结学习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了解案例。2.讨论汇报。 案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乳房检查中医护人员随时接触患者、熟知病情,为了切实保护患者的隐私,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和日常规范。要保护好患者的隐私部位,尽量减少或者避免患者隐私部位的暴露;为患者保守秘密,不在公众场所讨论涉及患者隐私的有关疾病或治疗等信息问题,不在患者面前分析病例或讨论不利于患者康复的疾病研究进展;保管好涉及患者隐私的病历资料。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展示学习目标。2.学习建议。 1.熟知学习目标。2.思考学习计划。 展示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本次课学习计划。学生讨论汇报20分钟 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讨论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的内容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2.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汇报。3.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 1.讨论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进行资料总结和汇报。 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设计本环节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新知,在汇报过程中,梳理知识点,促进牢固掌握。新知讲解: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30分钟 1.启发式教学,讲授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的内容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2.提问巩固知识。3.课堂答疑。 1.学习新知。2.回答提问。3.提问。 依据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新知讲解,启发式教学结合提问答疑等方法,有助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 点。总结及测评20分钟 1.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本节重点知识。2.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随堂测试。3.作业点评。 1.讨论案例。2.进行案例分析汇报。3.完成线上测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巩固掌握本节重难点;通过线上随堂测试可高效及时发现学生重难点的掌握情况。课后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课后测试2.义诊拓展 1.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后任务:参加社区义诊、观察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及乳房检查,并进行汇报总结。2.发布课后测试。 1.参加课后义诊拓展。2.及时完成课后测试。 课后布置课后测试和义诊拓展任务,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同病人沟通的过程中掌握本次课重点,锻炼问诊沟通能力、临床诊疗能力,将所学课堂知识内化吸收。教学反思本次课教学中,部分学生反映对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时,检查内容不完整,检查方法不准确,如乳房触诊方法不得当,应变能力稍有不足,今后的教学中应及时关注学生,加强胸部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乳房检查应用方面的练习,熟能生巧,弥补应变能力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