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诊断学》教案:腹部检查教学课题 腹部检查 授课对象 授课学时 8 学时所属课程 诊断学 选用教材 《诊断学》李玲 等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版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及思政设计 本次课选自诊断学课程中体格检查的“腹部检查”一节,教学内容是通过讲授、演示腹部检查的内容、方法、步骤,使同学掌握腹部检查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使学生具备初步临床查体、诊断的能力。医者仁心,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及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决心。本次课通过思政环节,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必要的解剖、生理、病理和病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 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但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欠缺,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行为特征 根据学情调查,本专业学生喜欢讨论、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 对临床工作充满期待,但诊疗规范需要加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1.掌握腹部检查的内容、方法、步骤及临床意义。2.腹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的一个重要部分。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腹部体格检查。2.能够分析病人腹部体格检查异常体征产生的原因。 1.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2.培养勇于探索、关心爱护患者的职业素养。3.培养细致观察、善于交谈的职业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腹部检查的内容。教学难点 腹部检查的方法。教学组织 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流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体现教师学习指导和价值引导作用,具体如下图示:教学实施过程(每2学时循环)课前探索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线上预习 1.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前预习资料和课前测试。2.根据课前测试结果预判学生学习难点。 1.预习新知。2.完成线上课前测试。 通过课前预习和测试了解学生学习动向,预判学生学习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中导学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签到、复习旧课8 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在线签到。2.复习上次课基本内容并提问。 1.在线签到。2.回答提问。 组织签到,促进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复习旧知识点,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案例导入10分钟 1.介绍案例。2.总结学习腹部检查的重要性。 1.了解案例。2.讨论汇报。 案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展示学习目标。2.学习建议。 1.熟知学习目标。2.思考学习计划。 展示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本次课学习计划。学生讨论汇报25分钟 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讨论腹部的解剖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汇报。3.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 1.讨论腹部的解剖特点。2.进行资料总结和汇报。 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设计本环节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新知,在汇报过程中,梳理知识点,促进牢固掌握。新知讲解:腹部视诊检查25分钟 1.启发式教学,讲授、演示腹部视诊检查内容、方法、步骤及临床意义。2.提问巩固知识。3.课堂答疑。 1.学习新知。2.回答提问。3.互助练习。 依据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新知讲解,启发式教学结合提问答疑、操作演示等方法,有助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总结及测评20分钟 1.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本节重点知识。2.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随堂测试。3.作业点评。 1.讨论案例。2.进行案例分析汇报。3.完成线上测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巩固掌握本节重难点;通过线上随堂测试可高效及时发现学生重难点的掌握情况。组织签到、复习旧课8 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在线签到。2.复习上次课基本内容并提问。 1.在线签到。2.回答提问。 组织签到,促进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复习旧知识点,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案例导入、思政融合10分钟 1.介绍案例。2.总结学习腹部检查的重要性。 1.了解案例。2.讨论汇报。 案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展示学习目标。2.学习建议。 1.熟知学习目标。2.思考学习计划。 展示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本次课学习计划。学生讨论汇报25分钟 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讨论腹部的解剖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汇报。3.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 1.讨论腹部的解剖特点。2.进行资料总结和汇报。 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设计本环节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新知,在汇报过程中,梳理知识点,促进牢固掌握。新知讲解:腹部触诊检查25分钟 1.启发式教学,讲授、演示腹部触诊检查内容、方法、步骤及临床意义。2.提问巩固知识。3.课堂答疑。 1.学习新知。2.回答提问。3.互助练习。 依据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新知讲解,启发式教学结合提问答疑等方法,有助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 点。演示肝脏触诊检查方法时提醒同学仔细观察教师如何在细节中体现对患者的温暖和关爱。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细致观察、善于交谈的职业习惯。总结及测评20分钟 1.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本节重点知识。2.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随堂测试。3.作业点评。 1.讨论案例。2.进行案例分析汇报。3.完成线上测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巩固掌握本节重难点;通过线上随堂测试可高效及时发现学生重难点的掌握情况。组织签到、复习旧课8 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在线签到。2.复习上次课基本内容并提问。 1.在线签到。2.回答提问。 组织签到,促进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复习旧知识点,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案例导入10分钟 1.介绍案例。2.总结学习腹部检查的重要性。 1.了解案例。2.讨论汇报。 案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展示学习目标。2.学习建议。 1.熟知学习目标。2.思考学习计划。 展示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本次课学习计划。学生讨论汇报25分钟 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讨论腹部的解剖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汇报。3.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 1.讨论腹部的解剖特点。2.进行资料总结和汇报。 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设计本环节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新知,在汇报过程中,梳理知识点,促进牢固掌握。新知讲解:腹部叩诊、听诊检查25分钟 1.启发式教学,讲授、演示腹部叩诊、听诊检查内容、方法、步骤及临床意义。2.提问巩固知识。3.课堂答疑。 1.学习新知。2.回答提问。3.互助练习。 依据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新知讲解,启发式教学结合提问答疑等方法,有助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 点。总结及测评20分钟 1.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本节重点知识。2.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随堂测试。3.作业点评。 1.讨论案例。2.进行案例分析汇报。3.完成线上测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巩固掌握本节重难点;通过线上随堂测试可高效及时发现学生重难点的掌握情况。组织签到、复习旧课8 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在线签到。2.复习上次课基本内容并提问。 1.在线签到。2.回答提问。 组织签到,促进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复习旧知识点,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案例导入10分钟 1.介绍案例。2.总结学习腹部检查的重要性。 1.了解案例。2.讨论汇报。 案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展示学习目标。2.学习建议。 1.熟知学习目标。2.思考学习计划。 展示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本次课学习计划。学生讨论汇报25分钟 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讨论腹部的解剖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汇报。3.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 1.讨论腹部的解剖特点。2.进行资料总结和汇报。 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设计本环节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新知,在汇报过程中,梳理知识点,促进牢固掌握。新知讲解: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25分钟 1.启发式教学,讲授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2.提问巩固知识。3.课堂答疑。 1.学习新知。2.回答提问。 依据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新知讲解,启发式教学结合提问答疑等方法,有助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 点。总结及测评20分钟 1.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本节重点知识。2.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随堂测试。3.作业点评。 1.讨论案例。2.进行案例分析汇报。3.完成线上测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巩固掌握本节重难点;通过线上随堂测试可高效及时发现学生重难点的掌握情况。课后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课后测试2.义诊拓展 1.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后任务:参加社区义诊、为病人并进行相应的问诊。2.发布课后测试。 1.参加课后义诊拓展。2.及时完成课后测试。 课后布置课后测试和义诊拓展任务,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同病人沟通的过程中掌握本次课重点,锻炼问诊沟通能力、临床诊疗能力,将所学课堂知识内化吸收。教学反思本次课教学中,是体格检查的重要部分,特别是触诊检查是难点,通过教师的演示,结合同学们的讨论和理解,仍有部分学生反映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时,应变能力仍有不足。今后的教学中应及时关注学生,加强腹部检查应用方面的练习,熟能生巧,弥补应变能力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