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同步教学(河南科技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绪论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同步教学(河南科技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诊断学》教案:绪论
教学课题 绪论 授课对象 授课学时 2 学时(90 分钟)
所属课程 诊断学 选用教材 《诊断学》李玲 等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版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及思政设计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本次课是诊断学的绪论,教学内容是讲授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临床诊断的种类与步骤、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诊断学。学生仅有知识和技术还不能成为祖国需要、人民需要的健全人才,必须要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重视培养其思想政治觉悟和崇高精神境界。故本课程整体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爱岗、敬业、诚信、奉献理念的指导下,将临床“三基”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本次课通过观看影视剧片段中急诊科救治患者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医生救死扶伤精神和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进入第三学期,前面进行了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病生等内容,为学习诊断学打下了基础,有利于理解和分析诊断学中所述的各种现象。
能力水平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不断操练。学生已具备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较强,这有利于学好诊断学。但是他们还未建立分析和判断临床现象的能力,不了解临床思维的方法和步骤,不会灵活运用已学知识。
行为特征 根据学情调查,当代大学生有浓厚的爱国情怀,认同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愿意为百姓健康服务,通过自己所学去帮助周围人群。在学习方法上喜欢讨论、体验等方式,善于动手操作,对临床工作充满好奇和期待,但需要加强诊疗规范,不清楚如何在诊疗活动中体现对患者的关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诊断学的主要内容;2.熟悉临床诊断的种类与步骤;3.了解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4.了解学习诊断学的方法。 1.能够整体把握诊断学的主要内容;2.能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顺利完成诊断学课程的学习。 1.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2.初步建立救死扶伤精神和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临床诊断的种类与步骤
教学难点 临床诊断的种类与步骤
教学组织 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流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体现教师学习指导和价值引导作用,具体如下图示:
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探索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线上预习 1.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前预习资料和课前测试。2.根据课前测试结果预判学生学习难点。 1.预习新知。2.完成线上课前测试。 通过课前预习和测试了解学生学习动向,预判学生学习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中导学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签到、自我介绍5分钟 1.发放在线签到任务。2.自我介绍。 在线签到。 组织签到,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有特色的自我介绍,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对老师和课程产生兴趣和好感,为后续的学习开好头、定好调。
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展示学习目标。2.学习建议。 1.熟知学习目标。2.思考学习计划。 展示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本次课学习计划。
案例导入、思政融合18分钟 1.播放电视剧《急诊医生》中医生接诊患者的片段。2.引导学生进入职业状态,探讨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感,以及同情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 1.了解案例。2.自由发言。 结合电视剧情节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说明道理,有助于激发同学们对课堂的兴趣,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学生讨论汇报20分钟 1.引导同学们思考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哪些?如何从人体的正常现象过渡到异常现象?如何从表象去探寻疾病的本质?什么是临床思维?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汇报。3.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 1.针对老师的提问进行讨论。2.进行资料总结和汇报。 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设计本环节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新知,在汇报过程中,梳理知识点,促进牢固掌握。
新知讲解 35分钟 1.启发式教学,讲授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临床诊断的种类与步骤、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与要求2.提问巩固知识。3.课堂答疑。 1.学习新知。2.回答提问。3.提问。 依据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新知讲解,启发式教学结合提问答疑等方法,有助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 点。
总结及测评10分钟 1.全面总结本节知识。2.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随堂测试。 1.讨论案例。2.进行案例分析汇报。3.完成线上测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巩固掌握本节重难点;通过线上随堂测试可高效及时发现学生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课后拓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后练习2.课下任务 1.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后练习题。2.发布课下任务:请向家人询问到医院就诊的经过和感受,体验医患关系的微妙之处。 1.及时完成课后练习题。2.认真完成生活体验活动。 课后布置练习题巩固理论知识,通过生活体验调查任务,让学生在同周围人沟通的过程中锻炼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建立职业责任感和关爱患者的意识,将所学课堂知识内化吸收。
教学反思
本次课教学中,部分学生反映不敢与陌生患者交流,缺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增加互动讨论、课堂发言,使学生善于表达,另外可将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引入课堂,提前感受临床氛围,提升胆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