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电图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同步教学(河南科技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异常心电图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同步教学(河南科技出版社)

资源简介

教案:异常心电图
教学课题 异常心电图 授课对象 授课学时 6 学时(270 分钟)
所属课程 诊断学 选用教材 《诊断学》李玲 等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版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及思政设计 本次课选自诊断学课程中器械检查的“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一节,教学内容是讲授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的特点,使学生掌握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医者仁心,医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及熟练的实践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工作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敬业、细心、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务工作者。本次课结合心肌梗死的真实案例,讲述心电图检查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必要的解剖、生理、病理和病生的基础知识。
能力水平 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但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欠缺,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
行为特征 根据学情调查,本专业学生喜欢讨论、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 对临床工作充满期待,但诊疗规范需要加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2.了解室肥大,心肌缺血房与ST-T改变的电生理特点。了解心律失常的病因。 掌握房室肥大,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的心电图诊断。掌握心肌梗死,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 1.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勇于探索和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2.培养关心爱护患者的职业素养。3.培养细致观察、善于交谈的职业习惯。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教学难点 房室肥大、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的心电图产生机制,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的产生机制。
教学组织 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流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体现教师学习指导和价值引导作用,具体如下图示:
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探索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线上预习 1.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前预习资料和课前测试。2.根据课前测试结果预判学生学习难点。 1.预习新知。2.完成线上课前测试。 通过课前预习和测试了解学生学习动向,预判学生学习难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中导学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签到、复习旧课8 分钟 1.引导学生进行在线签到。2.复习上次课基本内容并提问。 1.在线签到。2.回答提问。 组织签到,促进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复习旧知识点,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案例导入、思政融合10分钟 1.介绍案例并融入思政内容:本次课结合心肌梗死的真实案例,讲述心电图检查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勇于探索和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2.总结学习心电图检查的重要性。 1.了解案例。2.讨论汇报。 案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真实案例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
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展示学习目标。2.学习建议。 1.熟知学习目标。2.思考学习计划。 展示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本次课学习计划。
学生讨论汇报20分钟 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复习及预习,讨论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2.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汇报。3.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 1.讨论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2.进行资料总结和汇报。 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设计本环节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新知,在汇报过程中,梳理知识点,促进牢固掌握。
新知讲解: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210分钟 1.启发式教学,讲授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2.提问巩固知识。3.课堂答疑。 1.学习新知。2.回答提问。3.提问。 依据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新知讲解,启发式教学结合提问答疑等方法,有助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 点。
总结及测评20分钟 1.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本节重点知识。2.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随堂测试。3.作业点评。 1.讨论案例。2.进行案例分析汇报。3.完成线上测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临床初步诊断的能力,巩固掌握本节重难点;通过线上随堂测试可高效及时发现学生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课后拓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后测试2.义诊拓展 1.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后任务:参加社区义诊、行心电图检查,观察病人心电图检查结果并进行问诊。2.发布课后测试。 1.参加课后义诊拓展。2.及时完成课后测试。 课后布置课后测试和义诊拓展任务,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同病人沟通的过程中掌握本次课重点,锻炼问诊沟通能力、临床诊疗能力,将所学课堂知识内化吸收。
教学反思
本次课教学中,部分学生反映对房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识别难度大,今后的教学中应及时关注学生,加强该方面的练习,熟能生巧,弥补应变能力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