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国古代重要制度与文化 课件(共35张PPT)-《导游基础知识》同步教学(旅游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中国古代重要制度与文化 课件(共35张PPT)-《导游基础知识》同步教学(旅游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二节 中国古代重要制度与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史学
选官制度
戏曲文化
一、中国古代哲学
1、阴阳五行与八卦
(1)阴阳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对

(2)八卦学说
传说伏羲氏画出;
代表易学文化,表示事物自身变
化的阴阳系统;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风,
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
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周文王演绎成《易经》。
2、诸子百家
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儒家-孔子、孟子-主张恢复西周旧制度
道家-老子-清静无为、淡泊名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同
法家-商鞅、韩非-严刑峻法
兵家-孙武-《孙子兵法》,孙膑-《孙膑兵法》
3、儒学
(1)先秦时期
孔子-五经;“礼”、“仁”;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孟子-性善论、施仁政、民本、民贵君轻;亚圣。
(2)汉代儒学
西汉时期:董仲舒
“大一统”,加强皇权;
吸收道家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吸收法家思想,德法兼用、恩威并济;
吸收阴阳家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此成为中国正统思想。
东汉:
郑玄-郑学
许慎-《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蔡邕-熹平石经-第一部官定的儒经经文
(3)宋代儒学: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新儒学-程颐、程颢、朱熹-程朱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
(4)清代儒学:考据学派(朴学-乾嘉学派)
顾炎武-吴派、皖派
二、中国古代史学
1.古代史学的功能
历史记录的功能;
政治蓝本的功能;
行为规范的功能。
2.古代杰出史学著作
史书体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政书
《尚书》和甲骨文是最早的档案类史料;
《春秋》-孔子-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资治通鉴》-司马光-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正史:二十四史
3.唯物史观的传入
旧史学的两大缺陷
(1)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是帝王将相的家谱;
(2)只记录了历史事实,不知道原因,没找到规律。
梁启超倡导史学革命,李大钊著《史学要论》
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夏商周世卿世禄制
2.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
3.隋唐科举制的设立
4.明清科举制的完善
1905年,废除了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
1.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童生,考中者称“秀才”,可入官办
学校读书,谓之“入泮”。
2.乡试:省城,“秋闱”,三年一次,考中者称“举人”,已具有做官资格,第一名“解元”
3.会试:京城,“春闱”,乡试次年,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会元”(或“会魁”)
4.殿试:又称“廷试”,是皇帝亲自主持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考试。取中
者称“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赐进士及第”,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四、中国古代戏剧和书画艺术
1.古代戏剧艺术
戏曲艺术起源于歌舞;
周代的佾舞,《诗经》、《楚辞》;
唐玄宗时设立“梨园”;
元时,出现元曲和杂剧,元曲一般是四折一楔,角色:旦、末、净、外、
杂。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
01
02
明代
南方戏剧获得较快发展,昆腔、弋阳腔;
安徽的戏曲文化最为繁荣。
清代
清中叶,“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了京剧;
唱腔:西皮、二黄,表演手法:唱、念、做、打,主要角色:生、
旦、净、丑;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海派京剧:给观众看戏而不是单纯听戏。
2.古代书法艺术
书法是写字的艺术
甲骨文—金文—大篆向小篆—隶书—草书
—行书—楷书
甲骨文: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
最早:甲骨文和金文(钟鼎文、铭文)
西周:大篆(籀文)
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广泛使用;
秦始皇时,李斯创立小篆,实现了字体统一;
代表作品:《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
隶书(汉隶唐楷)
上承篆书,下开各类书体;
字形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字体方正、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代表:《石门颂》、《孔庙碑》、《衡方碑》、《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
东汉三国以后:草书、行书、楷书
章草、今草、狂草
草圣:东汉-张芝-今草,
唐-张旭、怀素-狂草;
楷书
笔画平直、结构整齐、字体方正 ;
鼻祖:钟繇,和王羲之合成“钟王”;魏碑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行书
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3.古代绘画艺术
中国画-国画,起源于原始岩画
新时期-半坡-人面鱼纹盆
商周-青铜纹饰
战国-帛画
汉代-画像砖
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技法:工笔、写意、水墨、勾勒;
原材料:笔墨纸砚;
注重神似不重形似。
著名画家:
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时期
隋朝-展子虔-唐画之祖-《游春图》-现存最早卷轴画
阎立本-昭陵六骏-丹青神话-《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吴道子-画圣-吴带当风-《送子天王图》
王维-山水画南宗鼻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人画的始祖
宋代
民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代
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
明代
浙派:戴进
吴派:沈周、文徵明
松江派:董其昌、陈继儒
清代
扬州八怪:金农、郑燮
山水画家-石涛、花鸟画家-朱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