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提高识别能力。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讨论学习加深理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识别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有效防范电信诈骗。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案例一:张某女儿(10岁)拿着其手机玩耍,一某书app好友给其女儿转发了一张图片,并称转发该图片到其他群聊即可获利200元,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后,对方给发了一个收款二维码,其女儿扫码向对方转账后,对方称因其女儿是未成年人转账,导致对方账户被封,要求其女儿按照对方要求继续转账,其女儿继续扫对方收款二维码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18笔,共计40180元,后被李女士发现遂报警。案例二:郑某(15岁)想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卖掉,就在应用商店下载了APP,下载好后其就将账号信息挂在APP内,没多久就有人跟其私聊,并约定好购买价格,其将链接发给对方后,对方称已经付过款了,但需扫二维码解绑游戏账号,其在QQ上和客服联系时,客服称需要缴纳20000元的违约金并称对方已经缴过了一部分违约金,其缴纳过违约金后客服称账户被冻结,需要再转账60000元,其转账8000元后和买家联系,发现对方联系不上,其便在官方APP内联系客服,客服称不需要缴纳那么多钱,其感觉被骗报警,共被骗8000元。案例三:李某(10岁)在其家中玩手机时,有人通过快手给其发信息,让其扫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其按照对方要求扫码后,出现一个中二等奖的页面,随后对方以交认证金、解冻账号、任务未完成为由让其陆续向对方扫码付款3887元。截至2023年2月6日3时49分,其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共付款3887元。案例四:赵某(12岁)在看某手上看到一个视频可以免费送某游戏皮肤,让添加他的群聊,后对方发二维码让用QQ扫码进入领皮肤,在确认领取的时候跳转页面变成了QQ群页面,其加入群后对方说支付1.88元,免费领取游戏皮肤,通过扫码微信支付并将支付截图发给对方,接着对方说其是未成年人,导致他们的商户被司法冻结6万,需要付款用户的配合激活账户来解冻商户余额,如不配合激活操作,将向法院起诉,接着对方指导其于2023年1月3日19时向对方指定微信账号转账3笔,计24200元。案例五:李某(11岁)在网上搜索其喜欢的明星,并添加了明星的助理,对方让其给某愿公益转账后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冻结,不冻结追究其责任,其按对方指导操作在2023年1月1日16时通过其舅妈的云闪付给某商城转账被骗33035元。.提问学生:"你们是否遇到过或听说过电信诈骗?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简短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二)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 、分类和常见手段。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的特点包括: 远程作案。 非接触式。 虚假信息。 诱使转账。跨地域作案。诈骗手段虽然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把钱骗到手。与其淘神费力总结不断更新换代的诈骗类型,不如换个思路,思考资金被骗的类型。资金被骗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1、打着要给你钱的幌子,却要你先转账2、编造各种理由连吓带骗,要求你把钱转到他提供的账号3、因信息不对等,被骗子“降维打击”。比如骗子利用被害人不懂验证码等效于密码,骗取被害人验证码后将钱转走。骗子通常手段是“骗取验证码”“诱导被骗者打开共享屏幕”等方式盗取被骗者网银密码、交易验证码后将钱转走,或利用被诈骗者不懂网贷,诱导被骗者去网贷平台贷款后骗取贷款资金。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给钱类”电信网络诈骗“退款”“贷款”“赔款”“高额佣金”“高额返利”“高额回报”明面上说的是要给你钱却以各种理由要求你先掏钱而且一次比一次掏得多直至把你“榨干”后拉黑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网络贷款类、代办信用卡类、兼职刷单刷流量返利类、网络虚假投资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双倍赔偿类、网络交友后转刷单或网络投资类等。关键词:解冻、保证金、个人信息录入错误、陌生链接、冒牌软件、刷单返利、连单、操作违规、需要激活、网恋对象拒绝视频聊天、高额投资回报、发现平台漏洞可赚钱、如不取消每个月都要扣费、快递被毁给你赔偿、产品质量有问题给你双倍赔偿、退款必须在指定平台操作等。切记:1、天上不会掉馅饼,别指望一本万利,坐享其成。2、网购时个人信息时常会被泄露,知道你的个人信息和购物清单的人并不一定是客服,很可能是骗子。3、所有网购相关事宜,只与官方客服沟通。4、网恋需谨慎,特别是遇到“完美对象”时。发现被骗及时止损,切莫继续转账造成更大损失。“要钱类”电信网络诈骗编造各类谎言,连吓带哄,以“不处理就要被警方通缉”“影响征信”“影响年审”“我是你领导,帮我周转资金”“班主任收补课费”“提供色情服务”“出售商品”等理由,诱导被骗者通过向指定账户转账、登录虚假平台或虚假软件后泄露账户信息、扫二维码转账等手段实施诈骗。主要包括:冒充公检法、冒充单位领导、冒充家长、冒充熟人等各类冒充型诈骗;编造虚假色情服务、虚假购物等虚假网上交易诱导被骗者转账;与被骗者裸聊录屏并盗取被骗者通讯录,以“如不转账就将视频群发给被骗者亲人”进行要挟实施诈骗等。关键词:涉嫌洗钱、涉嫌犯罪、通缉令诈骗、警官证照片、安全账户、“我是你领导,帮我周转资金”、裸聊、“提供色情服务,你先给我转账”、“私下交易,你先打钱我发货”等。总结:1、没做过违法犯罪的事就别怕,第一时间找当地公安机关核实,千万别擅自转账,根本没有“安全账户”这一说。2、现实生活中办不好的事,网络上也不可能有捷径。3、领导干部不会找你周转资金。4、有疑问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村(社区)工作人员咨询。男孩子们,别裸聊、别招嫖。“验证码泄露类”诈骗因信息不对等被骗子“降维打击”最常见的是骗子利用被害人不懂验证码等效于密码骗取被害人验证码后将钱转走通过诱导被骗者打开“共享屏幕”盗取被骗者网银密码、交易验证码后将钱转走或利用被诈骗者不懂网贷诱导被骗者去网贷平台贷款后骗取贷款资金关键词:申请网贷、屏幕共享、验证码。切记:1、支付验证码等效于银行卡密码,不向陌生人透露。2、不要和陌生人使用“屏幕共享”功能,对方能看见你的所有操作,包括输入密码。3、不要以为不转账就不会被骗,最新的诈骗手段是通过引导被骗者去网贷平台贷款,然后骗取贷款资金。4、报警直接打“110”,别在网上找“网警”。.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牢记“八个凡是”,预防电信诈骗凡是给你宣传做兼职刷单返现的,都是诈骗!凡是公检法要求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3、凡是网上交友引诱你高额投资、买彩票发财的,都是诈骗!4、凡是索要你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5、凡是自称快递、商家客服给你购物退款让你先打钱的,都是诈骗!6、凡是工商局、社保局、教育局、税务局要给你退税补贴的,都是诈骗!7、凡是网上办理贷款收手续费、验资费、保证金,要你先打钱的,都是诈骗!8、凡是亲朋好友、上级领导、老师同学利用QQ、微信聊天朝你借钱让你转款让你缴费的,不和你打电话、不语音、不视频的,都是诈骗!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①下载注册国家反诈APP主动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源头上防止被骗。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报警。轻信虚假信息②不轻信虚假信息对于在网络上找你借钱的好友,一定要打电话核实身份。网购在官方平台进行,出了问题尽量不要脱离平台进行交流。随便透漏个人信息③不随便透漏个人信息骗子会变换千万种手段来窃取你的信息,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信息安全!在和陌生人的交流中,不随便透漏个人的信息,更不要随便填写调查问卷。惕过于热情的陌生④警惕过于热情的陌生人当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上当受骗。我们青少年如何预防电信诈骗?应该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在学习之余,多进行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休闲活动;所有声称可以解除防沉迷系统的都是诈骗,切莫上当受骗;不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以免给骗子可乘之机;不要轻易相信网络游戏中的中奖信息或道具免费赠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三)情景模拟(10分钟).分组进行电信诈骗情景模拟,每组选择一个诈骗案例进行角色扮演。. 其他同学观察并指出模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通过模拟,加深对电信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的理解。(四)讨论交流(10分钟). 围绕"如何有效防范电信诈骗 "展开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和看法,学习他人防骗的高招。.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防骗意识的重要性。(五)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防骗技巧。.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共同提高防范意识。四、总结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应能够全面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防范电信诈骗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教学反思本次主题班会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效果,评估学生对电信诈骗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防范意识的提升情况。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