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特异性免疫课件(共29张PPT)-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特异性免疫课件(共29张PPT)-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2课时)
问题探讨
天气突然降温。某同学不停地打喷嚏,初步判断是感冒,身边的好朋友都劝她赶快去医院,但她坚持不去,说:“反正我去不去医院、吃不吃药都得一周左右才能好。”
讨论:
1.这位同学说的有道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2.你认为感冒时都要去医院就诊吗?说出你的理由。
“快去医院看看吧”
周围环境中有很多病原体,大多数被健康的皮肤所阻挡;进入到呼吸道的大多数病原体也被黏膜清扫出来。
皮肤上的细菌
但是,总有一些漏网之鱼:当某种病毒进入体液。接下来,人体的防御部队会如何应战呢?
第一道防线
启用第二道防线
在体内巡逻的、具有吞噬作用的免疫细胞会主动吞噬它们!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这些免疫细胞是如何识别己方和敌方的呢?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① B细胞表面有B细胞识别受体(BCR); ② T细胞表面有T细胞识别受体(TCR)
免疫
细胞
受体
身份标签
分子标签(蛋白质)
识别
识别
“己方”
“敌方”
免疫细胞是靠 来辨认自身细胞和病原体
细胞表面的受体
(化学本质:糖蛋白)
当病毒突破了前两道防线后,人体的防御部队又会如何应战呢?
启用第三道防线,产生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的淋巴细胞是如何“作战”的呢?
“作战”方式分为 和 。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众多的淋巴细胞
资料1.在2月13日晚举行的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表示:医院正在开展康复病人恢复期血浆的输入,一线医疗专家确认了“血清疗法”用于临床救治。
资料2.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第三人民医院的研究验证了康复者血清能有效治愈新冠肺炎。
抗体
血清中实际起作用的是什么物质?
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 !
体液免疫
二、体液免疫基本过程
病原体
(如新冠病毒)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细胞因子
二次免疫
请按照书本说出各种细胞名称?
1.B细胞的活化需要哪两个信号
除两个信号还需要什么物质
2.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是?
3.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
4.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刺激后的去向?抗体由什么细胞分泌,有何作用?
5.一个B细胞只能针对几种病原体产生几种抗体?抗体是否可直接导致病原体彻底死亡?
6.记忆B细胞有何特点 具有什么作用?
任务: 根据P72图4-6,回答:
二、体液免疫
一些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树突状细胞或其他抗原呈递细胞
1.B细胞的活化需要哪两个信号 除两个信号还需要什么物质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个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4.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刺激后的去向? 抗体由什么细胞分泌,有何作用?
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浆细胞
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
像是给抗原“贴上标签”,然后招募吞噬细胞去吞噬清除它!
5.一个B细胞产生几种抗体?抗体是否可直接导致病原体彻底死亡?
(课本P73)
吞噬细胞
6.记忆B细胞有何特点 具有什么作用?
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
记忆B细胞
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记忆B细胞(少量)
浆细胞(大量)
迅速
增殖
分化
(二次·免疫)
分化成 大量
增殖成少量
病原体
摄取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处理呈递
结合
(第二个信号)
分裂分化
产生分泌
抗体
病原体
结合
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分裂、分化 并分泌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 T细胞
B细胞
促进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记忆B细胞
(二次免疫应答)
观看视频,尝试建构体液免疫的思维导图: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比较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浓度和患病程度可以用下图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初次免疫:抗体浓度  (填“大”或“小”),患病程度  (填“轻”或“重”)。
②二次免疫:抗体浓度  (填“大”或“小”),患病程度  (填“轻”或“重”)。
(2)初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由   分裂、分化而来;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由     分裂、分化而来。
(3)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抗体产生的速度和数量有什么特点




B细胞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快而多
(练习册P114)
二次免疫的特点:比初次免疫快并且更强烈(产生抗体快而多)
1.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28天注射m抗原和n抗原之后,机体针对它们产生的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浓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28天前已经注射过m抗原,因此此次注射m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二次免疫,而对n抗原的免疫反应则属于初次免疫。二次免疫相对初次免疫而言,反应更加迅速、高效,产生的抗体浓度差异也就更大。
二、拓展应用
(课本P75)
(2) 如果在第56天时再同时注射m抗原和n 抗原,请你预测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产生情况, 并在曲线图上画出来。
【例1】下图为人体某次免疫过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对点训练
A.此过程为人体体液免疫
B.细胞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识别病菌具有特异性
C.物质Ⅰ和Ⅱ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前者为细胞因子
D.细胞C增殖、分化为浆细胞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
B
1.能识别抗原的细胞:
2.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
3.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物质是:
浆细胞
①树突状/巨噬细胞(无特异性)
②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特异性)
(练习册P115)
抗体
分化成 大量
增殖成少量
病原体
摄取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处理呈递
结合
(第二个信号)
分裂分化
产生分泌
病原体
结 合
分裂、分化 并分泌
促进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二次免疫应答)
生 物 作 业
下节课前提问
分化成 大量
增殖成少量
病原体
摄取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处理呈递
结合
(第二个信号)
分裂分化
产生分泌
抗体
病原体
结合
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分裂、分化 并分泌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 T细胞
B细胞
促进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记忆B细胞
(二次免疫应答)
(小部分)
(大部分)
资料3.新冠肺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肺呈现毛玻璃样浑浊,严重者会出现“白肺”,其原因是病毒会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细胞,免疫系统会对这些被感染细胞进行攻击,使其裂解死亡,造成肺部纤维化。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抗体还能与之结合吗?为什么?
2.那么,新冠病毒进入肺部细胞后,免疫系统如果对付它?
抗体一般存在于细胞外液中,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
细胞免疫
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
1.说出右图各细胞名字?
2.什么叫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为什么能识别靶细胞?
3.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
4.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如何变化?
5.新形成/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任务:阅读课本P73-74页第一段,回答:
三、细胞免疫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
新形成/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巨噬细胞
6.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的去向是什么?
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
7.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去向是什么?
8.记忆T细胞有什么作用?特点?
9.细胞因子在整个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不能
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都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暴露出来
抗体与之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10.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来源分别是?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巨噬细胞
激活靶细胞溶酶体中的酶,靶细胞凋亡
尝试建构细胞免疫的思维导图:
病原体
感染
靶细胞
识别
加速
分裂分化
识别
接触
裂解
死亡
暴露的病原体
结合
抗体
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直接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记忆
T细胞
分化
分裂
靶细胞
形成沉淀等
可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调节的!
【例3】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方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对点训练
A.图解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B.图中三种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加速E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通过图解所示过程能将病毒完全清除
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D
构建概念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生物作业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
抗原被APC吞噬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攻击相应的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
机体再次接触抗原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体
刺激
产生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记忆T细胞
构建概念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生物作业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
抗原被APC吞噬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攻击相应的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
机体再次接触抗原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体
刺激
产生
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记忆T细胞
资料1: 不少内分泌腺(如垂体)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任务:根据资料,完善下图:
材料2:在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时,有专家提出可借鉴SARS经验用糖皮质激素降低免疫能力,缓解免疫系统对肺部细胞的破坏;还有专家指出,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能力下降,然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殖。
材料3: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肌肉乏力、头痛等症状;研究表明,病原体感染引起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如白细胞介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引起体温调节调定点改变而引起发热,干扰素会抑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四、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
乙酰胆碱等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TRH等
甲状腺激素等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示例
内分泌系统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通过 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三个系统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 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它们之间谁都不能取代另外两方。
信息分子
内环境稳态
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 、 和
等)。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 接触。
神经递质
激素
细胞因子
③受体一般是 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 。
受体
蛋白质
特异性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激素)
(激素)
四、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
×
×
×
C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