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件(共27张PPT1份视频)-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件(共27张PPT1份视频)-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种群数量的变化
1.学会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科学思维)。
2.概述“J”形曲线和“S”形曲线的成因和变化过程(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3.掌握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科学探究)。
学习目标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种群增长曲线
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概念模型,如各类流程图 概念图
一、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数学模型建立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假设;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进行表达;
通过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完成课本 P8 图1-4
曲线图局限性
1.概念: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图曲线大致呈“J”形
2.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3.模型假设: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二、种群的“J”形增长
4.模型公式:Nt=N0λt
5.特点:增长速率逐渐增大
6.应用
我国某两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环颈雉种群数量
如果遇到资源、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种群还会呈“J”形增长?
1.概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由于环境阻力存在,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成“S”形
2.条件: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存在环境阻力
3.特点:增长速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
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速率为零
二、种群的“S”形增长
4.K值,即环境容纳量,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5.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如提高大熊猫的种群数量
特别注意:
λ为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初始数量的倍数,而非增长率。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
=(N0λt+1-N0λt)/N0λt×100%= (λ-1)×100%。
“J”形增长和“S”形增长的比较
思考
“J”形增长曲线和“S”形增长曲线之间的阴影部分表示种群数量的差异,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科学思维)
提示:“J”形增长曲线是在无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形成的,“S”形增长曲线是在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形成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自然选择被淘汰的部分。
1.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开始一段时间呈“J”形增长,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值改变,酵母菌数量呈“S”形增长。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实验原理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4.实验步骤
血细胞计数板构造
血细胞计数板——构造
血细胞计数板——使用方法
①根据待测菌悬液浓度,加无菌水适当稀释,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宜。
②取洁净的血细胞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室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③将菌悬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滴入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悬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室,勿使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悬液。
④静置片刻,使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血细胞计数板——具体操作
⑤计数时若计数室是由16个中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中方格(100个小格)的菌数。如果是25个中方格组成的计数室,除数上述四个中方格外,还需要数中央1个中方格 (80个小格) 的菌数。为避免重复计数和漏计,在计数时,一般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计数公式:
细胞数/mL=400个小格内细胞个数×10 000×稀释倍数。
血细胞计数板——具体操作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
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相同的种群K 值也可能不同
C
随堂检测
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对甲乙两地的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B.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
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会升高,出生率不变
D.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的鲢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B
随堂检测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D
随堂检测
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 mm×1 mm×0.1 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解析:选B。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计数室的容积为1 mm×1 mm×0.1 mm,B正确;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样液,让样液自行渗入,C错误;计数时,应统计小方格内的细胞和相邻两边及顶点上的细胞,D错误。
B
随堂检测
蝗虫
繁殖能力非常强悍:
一只雌虫一次就能产下百十来颗虫卵,
三个星期繁殖一次
成熟仅需要一两个月
破坏力强
蝗虫
蝗虫
长江白鲟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