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课时教学(预案)学 校 年 级 八年级 科 目 物理主备人 备课时间 2023.08 使用时间 第 2 周第1课时课 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 课 型 复习课主备人预备(一备) 集体讨论调整(二备)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2.科学思维: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科学探究: (1)通过实例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1.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机械运动的概念。 3.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4.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5.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难点: 1.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2.参照物的概念。 3.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4.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5.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6.体会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教学 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学法 指导 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大胆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注重科学探究,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再次,在完成”必学”知识 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具 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引出复习内容。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聚焦知识点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 1μm= m、1nm= m 练习题: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 A.1 mm B.1 cm C.1 dm D.1 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 地球半径6.4×106m= km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 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 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 聚焦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记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 、 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 被测物 体,找准 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 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 ,读数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 和 组成。 实验设计:利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用所给出的钢尺、卷尺等刻度尺,挑选出合适测量工具并测出课桌的长度 m。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选用正确尺子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cm。 3、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 聚焦知识点三: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 ,常用测量工具: 、 。 2. 值与 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 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 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 求平均值; (2)选用 ; (3)改进 。 实验设计:利用停表进行时间的测量。 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 为 min s。 2、单位换算:25min= s 3、已经在温度升高的相同的条件下,铜膨胀的程度比钢大,在20℃时用一个钢卷尺测得一个铜块的长度为2.60cm,若在50℃的高温环境下,再测量一次铜块的长度,则测量的结果应该是 2.60cm(大于、小于或等于)。 【专题二】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聚焦: 1.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 的物体叫参照物。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设疑:参照物可不可以选择本身作为参照物? 学以致用: 1.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 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2.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 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有动”是选定了 为 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 3.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请说明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课堂检测与评价内容、导学案 (可附检测卷、导学案) 1. 小明和小高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9cm,小高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B. 小高的读数比小明的读数准确 C. 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D. 小明的刻度尺分度值是厘米,而小高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 2.如右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3cm B. 5.25cm 3.25cm D. 3.3cm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A. B. C. D. 4.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能减小误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错误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 5、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选做标准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甲火炬可能向右运动作业 布置 复习机械运动章节知识点 完成本章配套习题板书 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