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3.2 青春有格第三课:青春的证明1、 什么是 “行己有耻” ( 含 义 ) 2、 如何做到 “行己有耻” 3、什么是“止于至善”( 含义 ) 4、 如何做到 “止于至善” 5、 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榜样的作用)阅读教材P27-31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自主学习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什么是 “行己有耻” ( 含 义 ) 孔子说:“行己有耻”。如何做到 “行己有耻”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译: 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 做那些不该做的下列行为可耻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乱闯红灯插队随地吐痰抄袭乱丢垃圾作弊校园霸凌景区乱涂乱画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道德 纪律 法律等规则如何做到 “行己有耻”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试数学。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看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而老师没在,内心很纠结,最终我心理默念“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3)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如何做到 “行己有耻”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如何做到 “行己有耻”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如果有同学邀请你一起去做以下事,你如何做?来一根?尝一口?去网吧?(5)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如何做到 “行己有耻”如何增强自控力?(p29)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③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 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④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 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⑤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如何做到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什么是“止于至善”( 含义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坏事去做。毫不关心好事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止如何做到 “止于至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榜样向他学习,看齐。检查自己不足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如何做到 “止于至善”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而返。慎 独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不足,不盲目指责,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这对我们追求止于至善有何启示?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不足,不盲目指责,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视频分享人物采访时间结合视频,思考: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榜样的作用)①榜样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②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 (榜样的作用)(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大方得体,行为举止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份,言谈话语也开始有所顾忌和选择。这些都是( )A.自负自傲的表现 B.知廉耻、懂荣辱的表现C.虚荣的表现 D.自卑的表现 B ( )2.关于“行己有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B.真正有知耻之心的人必定是有底线意识的人C.知耻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D.“行己有耻”必然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B ( )3.初中学生小山和小强在一次卫生大扫除时,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碎了,小山悄悄地对小强说:“别吱声,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此时,小强应该对小山说( )A.这个主意不错,我们都可以不为此而承担相应的责任B.我们去报告老师,就说不知谁把玻璃给打碎了C.这样做是不道德的,我们应该如实报告老师,主动承担起这一责任D.我们赶紧离开这里,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 C ( )4.游客李某某、谭某某因向大熊猫活动场内扔木棍、石头,对大熊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被终身禁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含熊猫谷)参观。这启示我们,“行己有耻”要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树立底线意识,尽量不做违法的事 ③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④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 )5.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止于至善”的完美诠释。关于“止于至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它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至善”追求B.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C.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直到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不用再审查自己的行为了D.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C ( )6.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对每一位厦大学子来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止于至善”(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束缚着人的思想发展 ③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④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教师寄语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青春不可辜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