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三课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
1.★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________权利。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
________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________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
步骤和过程进行。
滥用
集体的
法定
2.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依法维权的方式有哪些?
和解、调解、仲裁和________等。
3.如何理解和解?
诉讼
协商
自愿
(1)特点:是当事人之间通过________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2)含义:当事人可以在________、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
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3)适用范围: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4.什么是调解?
司法
社会公德
(1)含义: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2)调解方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________调解。
(3)调解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____________。
5.如何理解仲裁?
仲裁协议
财产权益
(1)含义: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____________,自愿将
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2)特点: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
(3)适用范围: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
他__________争议。
6.如何理解诉讼?
(1)含义:公民可以依法向__________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2)方式:
人民法院
争议
行政
①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________。
②刑事自诉——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
③行政诉讼——行政机关的_________行为侵犯公民自己的
权益。
【“朋友圈”里的恶搞】
当前,使用“表情包”成为中学生之间相互调侃、表情达意
的一种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却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某班学生小
刚未经其他同学允许,把他们的头像照片做成各种各样的“表情
包”,发到同学聊天群或者“朋友圈”恶搞,给被恶搞的同学造
成了很大精神压力……为此,某班就“‘朋友圈’里的恶搞”展
开了探讨,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当事人小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爱制作谁的‘表情包’,就制作谁的,这是我的权利!”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
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
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
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刚的言行。
【同学间的维权】
小彦是被小刚制作“表情包”恶搞的同学之一。恶搞的“表
情包”导致小彦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拿他开玩笑,这给小彦造
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小彦对此十分苦恼……
(2)如果你是小彦,你会采取哪些具体方法来维护自身的合法
权益?
答案:(1)小刚的言行是错误的。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
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
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地行
使权利。④制作、使用“表情包”是小刚的权利,但是恶搞同学
的头像照片则侵犯了被恶搞同学的肖像权,是违法行为,小刚应
该停止这种行为。
(2)①与小刚心平气和地协商沟通,告诉他自己不喜欢这样的
做法。②找老师或者家长帮忙沟通、调解。③到人民法院提起民
事诉讼,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拓展】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的区别
方式 参与人 依据 适用范围
和解 当事人 事实、法律、道理 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调解 当事人、 调解人 事实、法律法规和政策、社会公德    广泛适用
仲裁 当事人、仲裁员 事实、法律、仲裁协议 合同纠纷、财产权益争议
诉讼 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其他诉讼参与人 事实、法律法规 人身损害、财产权益争议、行政违法行为
知识点 1 行使权利有界限
1.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所以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
害时,可以采取一切手段进行维护。(
)
答案:×
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
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2.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给了人们表达观点和
意见的自由,但是网络言论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
说明(
)
A.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B.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答案:D
)
3.下列同学的行为,是在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小华私自在网络上发布同学的个人信息
B.刘某挖走机场路一带的部分观赏植物去售卖
C.小海把故意损坏的球鞋退还给商家
D.小鸣用笔名“一鸣惊人”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答案:D
知识点 2 维护权利守程序
4.诉讼是通过公安机关解决纠纷的方式。(
)
答案:× 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5.冯某在租住贾某房屋期间,双方就谁承担屋内水管破裂维修
费用的问题争执不下。经街道办工作人员疏导劝说,双方达成了
协议。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是(
)
A.诉讼
B.调解
C.仲裁
D.和解
答案:B
6.中学生小伟在某游乐场游玩时因游乐设施质量问题受伤。下
列小伟打算采取的维权方式中不可取的是(
)
A.与该游乐场自行和解
B.请求有关部门调解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召集亲人朋友在该游乐场门前静坐,要求赔偿
答案:D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
1.孙某在某通信公司办理了电话卡,因持续收到推销电话多次
向公司方投诉,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他遂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公司方未经孙某同意不得向其拨
打推销电话,并赔偿孙某交通费用 782 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3000
元。此案中,孙某的维权方式是(
)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答案:D
2.在长江下游某市花鸟鱼虫市场,有市民购买包括巴西龟在内
的一些外来物种用于放生。该市拟出台规定规范放生行为,对此
)
出现了争议。下列选项中,能作为支持者论据的是(
反对者:放生是爱心行为,不应被规范。
支持者:放生有潜在危险,应该被规范。
①放生行为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②放生行为可以增加长
江物种多样性 ③规范放生行为有利于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
④规范放生行为限制了个人自由行使放生的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3.当遇到下面漫画的问题时,你应该(
)
①选择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②召集朋友,将侵权人教训一

③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对自己的发明创造
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4.法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
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以下是小郑同学日常生活中
的几个片段,其中有关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
A.获得省信息科技大赛一等奖
B.向市长热线反映校门口长期交通混乱的情况
C.放学路上扶起倒地的共享单车,并摆放整齐
D.每天按时上学,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答案:B
5.2023 年的“3·15”晚会曝光了“调出来的假香米”“苦情
戏的‘局中局’”“谁在操控网络水军”“藏在头上的刀片”等
问题。如果你因上述问题权利受到侵害,以下合法维权方式次序
合理的是(
)
②自行与商家和解
③通
①通过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解决
过诉讼方式维权
B.①→③→②
D.②→③→①
A.①→②→③
C.②→①→③
答案:C
6.随着自媒体、短视频逐渐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随手拍摄
各种照片和视频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以下是在以“随手拍摄他
人照片或视频是否侵权”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四辩的部
分观点。如果你是点评专家,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随手拍摄他人不
构成侵权
B.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
利,则会造成侵权
C.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拍摄,要视具体情
况判定是否侵权
D.按照法律要求,拍摄他人的违法行为并实名上传至合法平
台,不构成侵权
答案:A
7.有市民拨打该市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反映小区外的广场
上每晚跳广场舞、飙歌等声音不绝于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该市心连心服务中心第一时间交城管部门核实处理。城管执法人
员立即到达现场,向广场上唱歌跳舞的市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要求调低音量,不得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对此,下列点评正
确的是(
)
序号 主体 行为 点评
① 周边小区住户 拨打心连心服务热线反 映情况 依照法定程序,正确行
使权利
② 广场上娱乐的群众 在广场唱歌跳舞,声音 不绝于耳 行使自由权利,追求美
好生活
③ 心连心服务中心 第一时间交城管部门核 实处理 畅通反映渠道,回应群
众诉求
④ 城管执法人员 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 求调低音量 超越执法界限,简单粗
暴行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8.篮球场上,小强与小西因为比赛规则问题产生矛盾,小强将
小西打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产生纠纷。小西父母可以选择的
解决方式有(
)
①两家人通过协商自行解决
②通过人民调解员,协同学校
老师进行调解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④以牙还牙,在放
学路上将小强打一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 14 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 2023 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八年级学生小凯在网
上看到这样两则新闻:
新闻一:刘女士在某市某度假区支付 13 元购买了一盒糕点,
包装显示该糕点已经超过保质期。刘女士与商家协商无果,遂投
诉到该市度假区消费者协会。在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下,商家当场
按法律规定向刘女士赔付 1000 元,并向刘女士表示歉意。
新闻二:赵先生新开了一家外卖食品店,却在某天连续收到
10 条差评。评论者李某以维权为借口,通过恶意差评的方式要求
赵先生支付 1800 元赔偿金。赵先生多次与李某沟通无果后,选择
报警求助。最终,李某被依法拘留 10 日。
(1)在新闻一中,刘女士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利?(4 分)
(2)结合新闻二,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李某的结局给予我们哪些
警示。(10 分)
解析:(1)本题考查刘女士采用了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利。从材料中“与商家协商无果”“在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下”
的信息可知,刘女士采用了和解、调解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利。
(2)本题考查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可以从学会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利,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
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方面作答。
答案:(1)和解、调解等。
(2)学会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利;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
时候,不能以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为代价,不得损
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