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轮复习学案之古代世界的政治制度第二讲 古罗马的法律【考点扫描】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罗马法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考点概要】考点1:罗马政体的演变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制。考点2:罗马法的形成1.定义: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狭义的罗马法仅指罗马公民法。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成习惯法和成文法。从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自然法等。2.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原因: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诉讼程序,基本上是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3)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4)意义: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一定程度上限制奴隶主特权;是罗马法的渊源。3.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主要原因:罗马帝国的扩张。公元前286年,确立《阿奎利亚法》,成为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4.完备和总结:《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3世纪至4世纪初。(1)原因:继承前代罗马皇帝的传统;历代法律规模庞大,内容驳杂,使用不便;吸取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教训,积极革新内政;(2)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3)意义:标志罗马法的完备和总结,规范行为,调解整个帝国复杂的社会矛盾,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考点3:罗马法的基本内容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买卖和出租奴隶,废除债务奴隶。2.平民享有与贵族通婚及享有公共土地的权利。3.自然法的思想,倡导法律至上和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考点4:罗马法的作用及其影响1.维护帝国的稳定和繁荣。(保护私有财产,承认平民权利,人人平等的原则调解社会矛盾)2.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的范本。3.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永恒价值。4.消极作用: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的工具,广大妇女和奴隶没有权利可言。※罗法影响深远的原因:不断修正完善,系统性罗辑性强,较强的生命力,法学界的重视。※罗马法中哪些制度影响至今:保护人(律师)制度、陪审制度、不告不理原则※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社会发展推动法律的完善,法律完善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过关检测】1.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2.自公元1世纪早期罗马帝国建立后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多年间,罗马帝国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维系帝国的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然而,这些最终都未能扭转帝国的衰亡命运。下列关于罗马法没能挽救西罗马帝国灭亡命运的原因,错误的是A.罗马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只能暂时缓和矛盾B.罗马法始终维护的是奴隶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奴隶制已经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了C.罗马法的内容本身:它一方面强调自由、平等、个人权利、自然法则,但另一个方面许多规定又严重违背了这些原则,从而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解体和古罗马帝国的灭亡D.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但在罗马帝国长期发展过程当中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3.《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A.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平民利益 C.促进社会公平 D.维护法律尊严4.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5.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6.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古罗马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是“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这个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公民法A.在处理个人财产上十分完善 B.注重形式,缺乏灵活变通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D.注重调解财产和民事纠纷8.《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9.公民法与万民法比较,表述正确的是A.两者的本质区别只是时间先后的差异 B.两者的本质区别仅是适用范围大小的差异C.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D.两者影响深远,也仅限于西欧范围内10.罗马法所蕴藏的法律理念主要是A.三权分立 B.集体管理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1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郡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完善的法律 D.传播基督教教义12.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下列对此规定理解不准确的是A.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 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C.此规定注重保护奴隶制度 D.此规定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13.在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中,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其重要的一步。推动这一演变的主要动力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平民斗争的结果 C.最高统治者的推动 D.对外扩张的需要14.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得基于怀疑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15.《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说明此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维护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C.不鼓励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16.古代罗马法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对该规定的解读,不正确的是罗马法A.维护债务人的人身权利 B.保障债权人的利益C.反对债务奴隶制 D.侧重于调解国家事务17.识读下列两幅图片,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法律文献的关系是《民法大全》封面图 法国《人权宣言》封面图A.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B.两者毫无关系C.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所需要的法律形式 D.前者是后者的蓝本18.下列选项中属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形成的背景是A.罗马统治下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突出 B.罗马垄断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贸易C.罗马境内奴隶进行激烈的反抗斗争 D.罗马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第一轮复习学案之古代世界的政治制度第二讲 古罗马的法律【考点扫描】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罗马法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考点概要】考点1:罗马政体的演变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首制——帝制。考点2:罗马法的形成1.定义: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狭义的罗马法仅指罗马公民法。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成 和 。从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2.第一部成文法: 。(1)原因:公元前5世纪中期 斗争的结果。(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诉讼程序,基本上是 的汇编。(3)实质:维护 利益(4)意义: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一定程度上限制奴隶主特权;是罗马法的渊源。3.发展:从公民法到 ,公元前3世纪中期,主要原因:罗马帝国的扩张。公元前286年,确立 ,成为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4.完备和总结:《 》(又称 ),3世纪至4世纪初。(1)原因:继承前代罗马皇帝的传统;历代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规模庞大,内容驳杂,使用不便;吸取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教训,积极革新内政;(2)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3)意义:标志罗马法的 和总结,规范行为,调解 ,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考点3:罗马法的基本内容1. ,可买卖和出租奴隶,废除债务奴隶。2.平民享有与贵族通婚及享有公共土地的权利。3.自然法的思想,倡导 的自然权利。考点4:罗马法的作用及其影响1.维护帝国的 。(保护私有财产,承认平民权利,人人平等的原则调解社会矛盾)2.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的范本。3.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永恒价值。4.消极作用:是维护 的工具,广大妇女和奴隶没有权利可言。※罗法影响深远的原因:不断修正完善,系统性罗辑性强,较强的生命力,法学界的重视。※罗马法中哪些制度影响至今: 制度、 制度、不告不理原则※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社会发展推动法律的完善,法律完善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过关检测】1.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2.自公元1世纪早期罗马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建立后的三百多年间,罗马帝国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维系帝国的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然而,这些最终都未能扭转帝国的衰亡命运。下列关于罗马法没能挽救西罗马帝国灭亡命运的原因,错误的是A.罗马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只能暂时缓和矛盾B.罗马法始终维护的是奴隶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奴隶制已经不再适应形势的需要了C.罗马法的内容本身:它一方面强调自由、平等、个人权利、自然法则,但另一个方面许多规定又严重违背了这些原则,从而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解体和古罗马帝国的灭亡D.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但在罗马帝国长期发展过程当中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3.《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A.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平民利益 C.促进社会公平 D.维护法律尊严4.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5.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6.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古罗马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 ( http: / / www.21cnjy.com )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是“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这个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公民法21世纪教育网A.在处理个人财产上十分完善 B.注重形式,缺乏灵活变通C.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D.注重调解财产和民事纠纷8.《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 ( http: / / www.21cnjy.com )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9.公民法与万民法比较,表述正确的是A.两者的本质区别只是时间先后的差异 B.两者的本质区别仅是适用范围大小的差异C.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D.两者影响深远,也仅限于西欧范围内10.罗马法所蕴藏的法律理念主要是A.三权分立 B.集体管理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1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郡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完善的法律 D.传播基督教教义12.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下列对此规定理解不准确的是A.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 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C.此规定注重保护奴隶制度 D.此规定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13.在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中,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其重要的一步。推动这一演变的主要动力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平民斗争的结果 C.最高统治者的推动 D.对外扩张的需要14.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怀疑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15.《十二铜表法》规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说明此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维护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C.不鼓励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16.古代罗马法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对该规定的解读,不正确的是罗马法A.维护债务人的人身权利 B.保障债权人的利益C.反对债务奴隶制 D.侧重于调解国家事务17.识读下列两幅图片,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法律文献的关系是《民法大全》封面图 法国《人权宣言》封面图A.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B.两者毫无关系C.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所需要的法律形式 D.前者是后者的蓝本18.下列选项中属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形成的背景是A.罗马统治下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突出 B.罗马垄断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贸易C.罗马境内奴隶进行激烈的反抗斗争 D.罗马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 古罗马的法律 学案.doc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二讲 古罗马的法律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