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轮复习学案之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第三讲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考点扫描】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考点概要】考点1: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1.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社会矛盾尖锐,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封建社会渐趋衰落。2.经济上,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3.文化上,理学占据统治地位,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人们的视野。考点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1.李贽的思想(1)思想代表作:《焚书》、《藏书》(2)进步思想:①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反对绝对的伦理标准(三纲五常).②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③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④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4)评价: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各自的著作)(2)主要思想:①提倡“经世致用”即: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计民生,致力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等。②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学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③批判君主专制,提倡法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黄宗羲《原君》“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唐甄(3)评价: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迪;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治学方法开启清代考证之风,但没推动社会变革;【过关检测】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2.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艰难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额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4.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5.“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6.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7.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9.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0.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1.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2.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1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1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经世致用” D.“工商皆本”15.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16.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 ”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17.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倡“实学”,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经世致用 D.民主科学18.“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主要表明的是A.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儒家认为人与社会、自然不可分离C.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 D.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19.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第一轮复习学案之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四讲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扫描】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考点概要】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德国的统一1.背景:(1)根本原因: 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2)普鲁士掌握了统一的旗帜:经济发展迅速、强大军事实力、民族成分单一、决心坚决、统治阶级实力雄厚等。(3)俾斯麦的作用:铁血政策和灵活的外交。2.过程:1864—1870年,在普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领导下通过三次 (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完成民族统一。3.结果:1871年_____成立,威廉一世称帝。4.意义:(1)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 ( http: / / www.21cnjy.com )割据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2)遏制了法国和奥地利,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5.局限: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成为欧洲最具有侵略性的国家。(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德国完成统一,1871年颁布《__________》,规定德国实行_____和_____,______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2.宪法内容:(1)规定德国为_____国家,_____控制各邦大权,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2)德意志皇帝:_____,有权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免 ;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 并监督法律实施; 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3)首相:内阁首脑,由_____任命,主持帝国政府,只对_____负责。(4)议会:_____机构,分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议长由首相担任。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不能自行通过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3.特点:有浓厚的_____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权力有限)。4.影响(1)积极:德国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19世纪末,成为世界强国。(2)局限: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5.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魏玛共和国(建于1919年):人民享有一些民主自由,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较重。6.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3年希特勒组阁,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成为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比较1.国家元首的产生:德为世袭君主,法为议会选举。2.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德国皇帝拥有绝对实权,行政控制立法;法国立法机构对行政进行监督。3.政治特点:法国民主制比较完善,德国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共君主立宪制的比较1.不同:①国王的权力不同,英王“统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治”,德意志皇帝掌握实权;②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③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2.成因:①德意志的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地主领导国家统一,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②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掌握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国王的权力。【综合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1.特征:间接民主、实行选举制、任期制、分权与制衡原则,政党政治。2.作用:(1)积极:①从法律上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②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2)局限: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易错扫描】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帝国首相不对议会负责,而是对皇帝负责;这一点与英国形成了明显的不同。2.德国君主立宪制虽然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已经具备了代议制的基本特征,促进了德国的发展,相对于以前的君主专制仍然是历史的进步。【过关检测】1.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2.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但人们却普遍认为德意志帝国由此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德意志帝国仍然是封建专制的国家 B.资产阶级占据德意志政权中的主导地位C.德意志帝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德皇不受帝国宪法的制约3.历史学家科恩说:“普鲁士在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他意在强调A.德国统一并没有给德国的发展带来好处 B.德国在统一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德国统一违背了当时自由民主的大潮流 D.德国统一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4.斯塔夫理 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带来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赔款C.德国矿产资源丰富 D.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5.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6.《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包括①帝国中央权力非常广泛 ②比较彻底的代议制 ③肯定普鲁士在全帝国的支配地位 ④带有军国主义色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8. “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这些条文应引自A.《权利法案》 B.《大抗议书》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9.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10.某部电影有这么一组镜头:德国的帝国国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你猜想这一事件的结果可能是A.帝国国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国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C.经皇帝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11.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A.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B.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皇帝掌握国家大权12.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13.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各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德国走上代议制道路D.1875年宪法的通过标志法国开始确立代议制政体14.19世纪晚期,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的国家是A.美国、法国 B.美国、英国C.德国、美国 D.法国、德国15.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16.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对“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17.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材料反映德意志帝国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开始实行全面垄断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倒退18.“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 ( http: / / www.21cnjy.com )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这说明在德意志帝国中占重要地位的是A.军队 B.国会 C.民主势力 D.民族势力19.“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宪法20.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87 ( http: / / www.21cnjy.com )8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第一轮复习学案之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第三讲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考点扫描】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考点概要】考点1: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1.政治上, 强化,社会矛盾尖锐,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封建社会渐趋衰落。2.经济上, 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3.文化上,理学占据统治地位,思想界呈现出 、 的习气;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人们的视野。考点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1.李贽的思想(1)思想代表作:《焚书》、《藏书》(2)进步思想:①否认_________学说是万世至论,反对绝对的_____________.②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倡导___________的自由发展③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④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_____________”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4)评价: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各自的著作)(2)主要思想:①提倡“经世致用”即: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计民生,致力___________变革,并身体力行,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等。②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学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③批判_______________,提倡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治;提出种种____________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____________,建立自下而上的____________机构。“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黄宗羲《原君》“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唐甄(3)评价:反映了 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强烈冲击了 统治,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迪;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治学方法开启清代考证之风,但没推动社会变革;【过关检测】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2.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艰难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额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4.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5.“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6.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7.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 ( http: / / www.21cnjy.com ):“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9.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0.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1.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2.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1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1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经世致用” D.“工商皆本”第一轮复习学案之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四讲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扫描】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考点概要】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德国的统一1.背景:(1)根本原因: 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2)普鲁士掌握了统一的旗帜:经济发展迅速、强大军事实力、民族成分单一、决心坚决、统治阶级实力雄厚等。(3)俾斯麦的作用:铁血政策和灵活的外交。2.过程:1864—1870年,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 (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完成民族统一。3.结果:1871年_____成立,威廉一世称帝。4.意义:(1)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 ( http: / / www.21cnjy.com )割据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2)遏制了法国和奥地利,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5.局限: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成为欧洲最具有侵略性的国家。(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德国完成统一,1871年颁布《__________》,规定德国实行_____和_____,______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2.宪法内容:(1)规定德国为_____国家,_____控制各邦大权,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2)德意志皇帝:_____,有权任免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 并监督法律实施; 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3)首相:内阁首脑,由_____任命,主持帝国政府,只对_____负责。(4)议会:_____机构,分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议长由首相担任。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不能自行通过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3.特点:有浓厚的_____色彩(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立法机构权力有限)。4.影响(1)积极:德国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19世纪末,成为世界强国。(2)局限: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5.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魏玛共和国(建于1919年):人民享有一些民主自由,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较重。6.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3年希特勒组阁,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成为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比较1.国家元首的产生:德为世袭君主,法为议会选举。2.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德国皇帝拥有绝对实权,行政控制立法;法国立法机构对行政进行监督。3.政治特点:法国民主制比较完善,德国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共君主立宪制的比较1.不同:①国王的权力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王“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掌握实权;②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③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2.成因:①德意志的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地主领导国家统一,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②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掌握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国王的权力。【综合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1.特征:间接民主、实行选举制、任期制、分权与制衡原则,政党政治。2.作用:(1)积极:①从法律上巩固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②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2)局限: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易错扫描】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帝国首相不对议会负责,而是对皇帝负责;这一点与英国形成了明显的不同。2.德国君主立宪制虽然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已经具备了代议制的基本特征,促进了德国的发展,相对于以前的君主专制仍然是历史的进步。【过关检测】1.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2.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但人们却普遍认为德意志帝国由此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德意志帝国仍然是封建专制的国家 B.资产阶级占据德意志政权中的主导地位C.德意志帝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德皇不受帝国宪法的制约3.历史学家科恩说:“普鲁士在19世纪60年代的胜利……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他意在强调A.德国统一并没有给德国的发展带来好处 B.德国在统一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德国统一违背了当时自由民主的大潮流 D.德国统一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4.斯塔夫理 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带来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赔款C.德国矿产资源丰富 D.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5.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6.《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包括①帝国中央权力非常广泛 ②比较彻底的代议制 ③肯定普鲁士在全帝国的支配地位 ④带有军国主义色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8. “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这些条文应引自A.《权利法案》 B.《大抗议书》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9.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10.某部电影有这么一组镜头:德国的帝国国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你猜想这一事件的结果可能是A.帝国国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国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C.经皇帝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11.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A.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B.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皇帝掌握国家大权12.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13.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各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美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德国走上代议制道路D.1875年宪法的通过标志法国开始确立代议制政体14.19世纪晚期,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的国家是A.美国、法国 B.美国、英国C.德国、美国 D.法国、德国15.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16.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对“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17.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材料反映德意志帝国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开始实行全面垄断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倒退18.“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 ( http: / / www.21cnjy.com )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这说明在德意志帝国中占重要地位的是A.军队 B.国会 C.民主势力 D.民族势力19.“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宪法20.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878年宪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三讲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学案.doc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三讲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