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一讲 百家争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一轮复习第一讲 百家争鸣

资源简介

第一轮复习学案之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第一讲 百家争鸣
【考点扫描】
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考点概要】
考点1:孔子、老子
1.孔子
(1)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 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①核心:“ ”和“ ”,其主要内容是“ ”和“克己复礼”;②政治主张:提倡“ ”,用“德”教化百姓;③教育方面:孔子主张“ ”、“因材施教”,要求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仁不让于师”等。(其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使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教育)④鬼神方面: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3)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4)影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老子
(1)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①哲学思想: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②精华部分: ;③政治思想:主张“ ”。
(3)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经济方面:铁犁牛耕的推广,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国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3)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4)阶级关系: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复杂,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2.派别及主要思想主张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战国 “ ”(核心)“民贵君轻”“性善说”“先义后利”
荀子 “政治: ”“性恶论”“哲学: ”
墨家 墨子 战国 “ ”“ ”“尚贤”“尚力”“节用”“节葬”
道家 庄子 战国 “ ”“逍遥”;天与人“不相胜”,人要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 、 、 相结合;变法革新;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和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格追求:儒家—— ; 法家—— ;
道家—— ; 墨家—— 。
【过关检测】
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5.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
7.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
8.《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9. 2009年3月30日,百集动画片《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卡通主角形象在深圳亮相,该片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片中孔子的台词不可能有
A.“克己复礼”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教无类” D.“存天理,灭人欲”
10.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11.春节期间上映了史诗大片《孔子》。孔子是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学习了解孔子与孔子的思想。当前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其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下列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B.以“礼”治理国家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2.在2008年3月的记者会上,温总理引用了“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诗句。该诗句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1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14.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句话出自于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5.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大哲学院曾一起发出倡议,建议将9月28日定为中国的“圣诞日”,认为“圣”在中国有着特殊意义。孔子之所以被尊称为“圣人”,是因为:
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盛极一时
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事师表”
C.他的思想经过发扬和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D.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
16.我国的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下列言论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克己复礼” 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17.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19. 孟子曰:“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幼而无父日孤,老而无子日独。王者欲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20.最近,有一网民提出构建皖北交通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网络的设想,以加快安徽崛起步伐,该设想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故里连接起来。下列言论不属于这四人的是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一轮复习学案之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第一讲 百家争鸣
【考点扫描】
考纲内容 课标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考点概要】
考点1:孔子、老子
1.孔子
(1)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①核心:“仁”和“礼”,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②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③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要求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仁不让于师”等。(其主张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使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教育)④鬼神方面: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3)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4)影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老子
(1)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①哲学思想: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②精华部分:辩证法;③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3)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经济方面:铁犁牛耕的推广,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国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3)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4)阶级关系: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复杂,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2.派别及主要思想主张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战国 “仁政”(核心)“民贵君轻”“性善说”“先义后利”
荀子 “礼法并施”“性恶论”“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尚力”“节用”“节葬”
道家 庄子 战国 “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人要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想和道德标准;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格追求:儒家——君子; 法家——英雄;
道家——隐士; 墨家——侠客。
【过关检测】
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5.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
7.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治
8.《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9. 2009年3月30日,百集动画片《孔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卡通主角形象在深圳亮相,该片讲述的是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片中孔子的台词不可能有
A.“克己复礼”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有教无类” D.“存天理,灭人欲”
10.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 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11.春节期间上映了史诗大片《孔子》。孔子是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学习了解孔子与孔子的思想。当前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其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下列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B.以“礼”治理国家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2.在2008年3月的记者会上,温总理引用了“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诗句。该诗句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1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14.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句话出自于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5.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和人大哲学院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一起发出倡议,建议将9月28日定为中国的“圣诞日”,认为“圣”在中国有着特殊意义。孔子之所以被尊称为“圣人”,是因为:
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盛极一时
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事师表”
C.他的思想经过发扬和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D.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
16.我国的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下列言论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克己复礼” 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17.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19. 孟子曰:“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幼而无父日孤,老而无子日独。王者欲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20.最近,有一网民提出构建皖北交通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网络的设想,以加快安徽崛起步伐,该设想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故里连接起来。下列言论不属于这四人的是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