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脏检查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民卫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肺脏检查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民卫生版)

资源简介

授课主题 肺脏检查 学时数 4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 课 程 诊断学基础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
主要教学手段 粉笔、黑板、计算机、多媒体 课 型
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PPT课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肺脏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语音震颤触诊、心界叩诊及听诊方法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情感智商。
教学重点 肺脏听诊
教学难点 肺脏啰音听诊
教学设计 时 间 (分钟)
教学步骤 课前环节 (线上) 1.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提炼驱动问题,发布于云课堂“课前要求”:① 肺脏的上界和下界;②某20岁青年男性。被大雨淋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痰呈铁锈色。查体右肺底闻及小水泡音。请问此人最有可能患了哪种病。 2.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驱动问题,对发布在云课堂“课件”的相关课件、视频电子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初步完成教学目标。 3.学生完成云课堂中的课前“测试”,测试结构作为反馈信息,为教师了解基本学情、发现教学难点、修订教学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80
课中环节 (线下) 一、手势签到,快捷考勤 二、讨论问题: 1.肺脏疾病临床主要依靠哪种检查方法完成? 2.胸骨角在临床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问题相关知识点: 1.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 2.用于肋骨级数,在肺脏、心脏检查中意义重大。 三、讨论问题: 1.胸式呼吸在哪些情况下可减弱? 2.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的意义? 问题相关知识点: 1.胸式呼吸:胸腔积液、气胸等。 2.语音震颤:增强见于肺组织实变;减弱见于胸腔积液、气胸等。 四、讨论问题: 1.判断:胸腔积液肺下界是如何变化,而肺不张如何变化。 2.如何区分肺气肿和气胸。 问题相关知识点: 判断:下移;上移 肺气肿呈过清音;气胸呈鼓音 五、讨论问题: 1.支气管哮喘听诊与急性肺水肿听诊有何不同? 2.支气管炎听诊与肺炎听诊有何区分? 问题相关知识点: 1.支气管哮喘是满布哮鸣音;急性肺水肿是满布水泡; 支气管炎听诊是干啰音;肺炎是湿罗音 六、头脑风暴 以“肺炎可听及水泡音”为引子,开展头脑风暴,让学生通过自由联想和讨论,探索水泡音产生机制。 相关知识点: 肺泡壁弹性变化与水泡音产生机制。 九、总结、布置课后任务 2 30 30 30 30 20 20
课后环节 (线上) 1、通过“云课堂”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2、在“云课堂”的“课后安排”中布置病例分析,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通过“云课堂”发布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流程。 60
教学评价 大部分学生认真完成课前学习和测试,在课堂中表现积极,讨论热烈,气氛活跃,较好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根据课前驱动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进度停滞不前,讨论加分始终为零,需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鞭策。
教学反思 (一)翻转教学 本次课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结合和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灵活运用。 (二)问题驱动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以问题承载教学内容,让问题驱动教学活动,用问题架构教学主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针对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过程考核 利用云课堂APP的数据综合功能,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考核、全程考核,让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成绩和排名,有效促进了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约束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