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恶心与呕吐、腹泻、便秘(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民卫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腹痛、恶心与呕吐、腹泻、便秘(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民卫生版)

资源简介

授课主题 腹痛、恶心与呕吐、腹泻、便秘 学时数 2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 课 程 诊断学基础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
主要教学手段 粉笔、黑板、计算机、多媒体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PPT课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腹痛、恶心与呕吐、腹泻、便秘的病因。理解腹痛、恶心与呕吐、腹泻、便秘的临床表现。熟悉腹痛、恶心与呕吐、腹泻、便秘的伴随症状。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腹痛、恶心与呕吐、腹泻、便秘临床表现与病因之间的关系。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情感智商。
教学重点 腹痛、恶心与呕吐、腹泻、便秘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 腹痛的临床表现,腹泻的病因。
教学设计 时 间 (分钟)
教学步骤 课前环节 (线上) 1、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提炼驱动问题,发布于云课堂“课前要求”:①有哪些腹部、胸部、全身性疾病,可引起腹痛;②如何根据腹痛的临床表现,诊断疾病;③腹痛有哪些伴随症状;④有哪些病因可导致恶心、呕吐;⑤根据呕吐特点、呕吐物的性状,如何诊断疾病;⑥恶心、呕吐可以有哪些伴随症状;⑦有哪些病因可导致腹泻;⑧如何根据腹泻的特点,诊断疾病⑨腹泻有哪些伴随症状;⑩有哪些病因可导致便秘; 如何根据便秘的特点,诊断疾病; 便秘有哪些伴随症状。 2、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驱动问题,对发布在云课堂“课件”的相关课件、视频电子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初步完成教学目标。 3、学生完成云课堂中的课前“测试”,测试结构作为反馈信息,为教师了解基本学情、发现教学难点、修订教学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80
课中环节 (线下) 一、手势签到,快捷考勤 二、讨论问题:腹痛 1、有哪些疾病可导致腹痛? 2、腹痛可有哪些临床表现? 3、腹痛可有哪些伴随症状? 问题相关知识点: 1、病因:腹部疾病、胸部疾病、全身性疾病 2、临床表现:部位:剑突下、左上腹、肚周; 性质:隐痛、烧灼痛、钻顶样痛; 影响因素:进油腻食物诱发、空腹痛; 放射:向右肩部放射、向左腰背部放射 急缓:内科疾病、外科疾病。 3、伴随症状:恶心、呕吐、血便、血尿、 休克、寒战、高热 三、讨论问题: 1、有哪些疾病,可引起恶心、呕吐? 2、不同病因所致呕吐,各有何临床表现特点? 3、恶心呕吐有哪些伴随症状? 问题相关知识点: 1、病因: 中枢性呕吐:呕吐中枢直接受刺激引起。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前庭神经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等。 反射性呕吐:咽部收到刺激、胃、十二指肠疾病、肠道疾病、肝胆胰疾病、腹膜疾病、其他。 2、呕吐特点:喷射状、呕吐后反应。 呕吐物性状:隔日食物、黄绿色液体、含有蛔虫、含有黏液等。 3、伴随症状:剧烈头痛、腹痛、腹泻、眩晕、眼球震颤。 四、提出问题: 1、有哪些疾病,可引起腹泻? 2、不同病因所致呕吐,各有何临床表现特点? 3、腹泻有哪些伴随症状? 问题相关知识点: 1、病因:急性腹泻:食物中毒、急性肠道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化学物质中毒、药物副作用或服用泻剂、饮食不当。 慢性腹泻:肠源性腹泻、胃源性腹泻、胰源性腹泻、肝胆源性腹泻、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疾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2、临床表现:急性腹泻 慢性腹泻 粪便的性状。 3、伴随症状:伴发热 伴中毒脱水 伴里急后重 五、提出问题: 1、有哪些疾病,可引起便秘? 2、不同病因所致便秘,各有何临床表现特点? 3、便秘有哪些伴随症状? 问题相关知识点: 1、病因:结肠性便秘:进食量少或食物内缺乏纤维素、结肠平滑肌张力减弱、结肠梗阻、结肠自主神经调节失常。 直肠性便秘:因疼痛惧怕排便、忽略排便、长期依赖。 2、临床表现:排便特点:次数少、不易出、时间长。 粪便特点:干燥、坚硬。 3、伴随症状:伴便血及肛门周围疼痛 与腹泻交替出现 伴粪便变细、便血、消瘦 六、头脑风暴 如何根据腹痛发生急缓,判断病变性质? 相关知识点: 急性腹痛: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快、病情重,先腹痛后发热,大多属于外科范围。 慢性腹痛:起病缓、病程长、时轻时重等特点,大多属内科范围。 九、总结、布置课后任务 1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0
课后环节 (线上) 1、通过“云课堂”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2、在“云课堂”的“课后安排”中布置病例分析,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通过“云课堂”发布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流程。 30
教学评价 大部分学生认真完成课前学习和测试,在课堂中表现积极,讨论热烈,气氛活跃,较好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根据课前驱动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进度停滞不前,讨论加分始终为零,需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鞭策。
教学反思 (一)翻转教学 本次课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结合和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灵活运用。 (二)问题驱动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以问题承载教学内容,让问题驱动教学活动,用问题架构教学主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针对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过程考核 利用云课堂APP的数据综合功能,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考核、全程考核,让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成绩和排名,有效促进了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约束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