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检查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民卫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头颈部检查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基础》同步教学(人民卫生版)

资源简介

授课主题 头颈部检查 学时数 2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 教室 课 程 诊断学基础
授课时间 第 7 周 第 节
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
主要教学手段 粉笔、黑板、计算机、多媒体 课 型
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PPT课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掌握结膜、瞳孔对光反射、鼻窦压痛、咽、扁桃体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掌握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 能力目标:1. 学会头颈部检查的操作方法;2.学会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法;3.具有独立对病人进行系统性及针对性问诊沟通的能力。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情感智商。
教学重点 1.结膜、瞳孔、鼻窦压痛、扁桃体、咽、甲状腺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难点 1.瞳孔、鼻窦压痛、扁桃体、咽、甲状腺的检查方法
教学设计 时 间 (分钟)
教学步骤 课前环节 (线上) 1、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提炼驱动问题,发布于云课堂“课前要求”:①思考,正常人的头围大小,怎样测量;②瞳孔,对光反射的原理?③眼睑翻转你进行过吗?④什么是扁桃体肿大,你查看过自己的咽部吗?⑤甲状腺的解剖结构和位置?⑥你知道鼻窦在哪里吗?人体有几对鼻窦? 2、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驱动问题,对发布在云课堂“课件”的相关课件、视频电子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初步完成教学目标。 3、学生完成云课堂中的课前“测试”,测试结构作为反馈信息,为教师了解基本学情、发现教学难点、修订教学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80
课中环节 (线下) 一、手势签到,快捷考勤 二、讨论问题: 1、头围如何进行测量? 2、那些异常头颅外形? 问题相关知识点: 1、测量时以软尺自眉间向后经枕骨粗隆绕头一周 2、异常头颅有:1.小颅2.巨颅3.尖颅4.方颅5.变形颅 三、讨论问题: 1、上眼睑翻转法? 2、下眼睑翻转法 3、常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问题相关知识点: 1.下睑翻转法:以一手拇指或食指放在下睑中央部睑缘稍下方往下牵拉下睑,同时嘱其向上看,下睑结膜和下穹窿结膜就可暴露。 2.上睑翻转法:嘱向下看,食指放在上睑中央眉下凹处,拇指放在睑缘中央稍上方的睑板前面,拇指将眼睑皮肤往上捻卷,上睑即可被翻转
3. 常见改变:结膜充血、结膜发黄、结膜出现散在出血点等 四、讨论问题: 1、判断:正常瞳孔为圆形,双侧等大、等圆。 2、瞳孔缩小见于? 3、对光反射检查方法? 问题相关知识点: 1. 正常瞳孔为圆形,双侧等大、等圆,直径为3~4mm。 2. 瞳孔缩小见于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类农药、毒蕈中毒)、药物反应(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等, 3.注视正前方,以手隔开另一眼,用手电筒光照射其一侧瞳孔,被照的瞳孔立即收缩,移除光照后迅速复原,称直接对光反射灵敏;未被照的瞳孔也同时收缩,移除光照后迅速复原,称间接对光反射灵敏。 五、讨论问题: 1、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2、鼻窦有几对,分别是? 问题相关知识点: 1、鼻窦炎时出现鼻塞、流涕、头痛和鼻窦压痛。 2、共四对,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六、讨论问题: 1. 口咽部检查如何进行? 2. 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问题相关知识点: 1、检查时,取坐位,头略后仰,张口并发“啊”音,将压舌板放在其舌的前2/3与后1/3交界处并迅速下压 2、 一般分为三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 七、讨论问题: 1. 甲状腺的解剖位置及分部? 2. 甲状腺肿大分度? 问题相关知识点: 1、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呈蝶状紧贴在气管的两侧,部分被胸锁乳突肌覆盖。 2、甲状腺肿大分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为Ⅰ度;能触及又能看到肿大,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肿大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八、头脑风暴 以“你感冒的时候,扁桃体是否肿大”开展头脑风暴,让学生通过自由联想和讨论,让学生在脑力激荡中突破教学难点,攻克知识壁垒。 相关知识点: 腹腔深部脏器及包块使用深部滑行触诊法;肝、脾等脏器使用双手触诊法。 九、总结、布置课后任务 1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0 10
课后环节 (线上) 1、通过“云课堂”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2、在“云课堂”的“课后安排”中布置病例分析,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通过“云课堂”发布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流程。 30
教学评价 大部分学生认真完成课前学习和测试,在课堂中表现积极,讨论热烈,气氛活跃,较好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根据课前驱动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进度停滞不前,讨论加分始终为零,需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鞭策。
教学反思 (一)翻转教学 本次课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结合和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灵活运用。 (二)问题驱动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以问题承载教学内容,让问题驱动教学活动,用问题架构教学主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针对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过程考核 利用云课堂APP的数据综合功能,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考核、全程考核,让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成绩和排名,有效促进了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约束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