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课件(共59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课件(共59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天然药物
果实和种子是植物体的两种不同器官,但在商品
流通中往往未严格区分,常常果实、种子一起入药,
如五味子、枸杞、山楂等;也有只用种子入药的,
如马钱子、决明子等;少数以果实储存、销售,
临用时去果皮取种子入药的,如巴豆。
概论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一、五味子 二、山楂 三、苦杏仁
四、决明子 五、枳实 六、吴茱萸
七、巴豆 八、酸枣仁 九、小茴香
十、连翘 十一、马钱子 十二、枸杞子
十三、栀子 十四、槟榔
目录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重点难点
掌握 五味子、小茴香药材的相关知识
熟悉 山楂、苦杏仁、吴茱萸、马钱子药材的相关知识
了解 决明子、枳实、巴豆、酸枣仁、连翘、枸杞子、
栀子、槟榔药材的相关知识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一、五味子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一、五味子 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苏恭曰:“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略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这就是五味子名称的出典。
祖国医学认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子五味俱备,所以古来医家素有五味子补五脏之说,也是备受推崇的保健品之一。
引言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来源
一、五味子 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产地
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
采收加工
一、五味子 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落叶木质藤本。叶互生,近膜质,阔椭圆或倒卵形,边缘生有腺齿。花单性异株,花被片乳白色或粉红色。雄花雄蕊5,雌花心皮离生,聚合浆果红色,穗状。
植物形态特征
一、五味子 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1.不规则圆球形或扁球形。
2.外皮红、紫红或红褐,果肉柔软皱缩,有的黑红色或具“白霜”。
3.种子肾形,棕黄,有光泽,种皮硬而脆,种仁黄白。
4.果肉味酸;种子味辛、微苦,有香气。
性状鉴定注意点
1.木脂素 约含5%,主为五味子素等。
  2.挥发油 种子约含2%,果肉含少量。
  3.其他 有机酸、种子尚含脂肪油约33%。
化学成分
一、五味子 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枸椽酸盐反应
理化鉴定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功效应用
药典品——南五味子
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粒较小,呈球形或扁球形,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果肉气微,味酸。
由于价格差异,常有南五味子充当北五味子的现象,另外还存在不少伪五味子,如:红花五味子、滇藏五味子、披针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绿五味子以及某些葡萄科植物的果实。
知识链接
一、五味子 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南五味子药材
二、山楂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二、山楂 Crataegi Fructus
始载于《唐本草》,原名赤瓜子。现代又名“山里红”“胭脂果”,它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引言
蔷薇科植物山里红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 或山楂C. pieeatifida Bge. 的干燥成熟果实。 
来源
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地。多为栽培。
产地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晒干。
采收加工
二、山楂 Crataegi Fructus
山楂药材
1.类圆形切片,多卷边,皱缩不平。
2.外皮红或红棕,有灰白小斑点。
3.横切面具3~5粒浅黄色果核。
4.有的可见内凹的宿存花萼
5.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性状鉴定注意点
二、山楂 Crataegi Fructus
1.有机酸类 枸椽酸(药典规定不得少于4.0%),山楂酸、熊果酸等。
2.黄酮类 槲皮素、芦丁、金丝桃苷等。
化学成分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疝气疼痛等;现用治高脂血症等。
功效应用
二、山楂 Crataegi Fructus
山楂叶
山楂、山里红的干燥叶。叶多破碎,绿色至棕黄色,完整展开呈宽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具2~6羽状裂片,边缘具尖锐重锯齿;叶柄长2~6cm,托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气微,味涩、微苦。
主含金丝桃苷、槲皮素、牡荆素等成分。功效:活血化瘀、理气通脉。用于气滞血瘀,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现代用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
知识链接
二、山楂 Crataegi Fructus
三、苦杏仁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三、苦杏仁 Armeniacae Semen Amarum
杏,始载于《名医别录》,为我国北方常见树种。杏仁有苦杏仁与甜杏仁之分,甜杏仁较苦杏仁稍大,味不苦,多供副食品用。
引言
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 sibirica L.、东北杏P. 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 armeniac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来源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北方,以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产量最大。
产地
夏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果核,取出种子,晒干。
采收加工
三、苦杏仁 Armeniacae Semen Amarum
苦杏仁药材
1.呈扁心形,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
2.表面黄棕至暗棕,有不规则皱纹。
3.尖端一侧有短线状种脐,基部有椭圆形合点,自合点分散出多数脉纹。
4.子叶2枚,乳白色。
5.气微,味苦。
性状鉴定注意点
三、苦杏仁 Armeniacae Semen Amarum
含苦杏仁苷约3%,脂肪油约50%,另含苦杏仁酶、樱叶酶、蛋白质及氨基酸等。
化学成分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有小毒,内服不宜过量。
功效应用
三、苦杏仁 Armeniacae Semen Amarum
药典品——桃仁
苦杏仁同属植物桃Pruns persica (L.)Batsch或山桃P.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0.8~1.2cm,厚0.2~0.4cm,表面密被细小颗粒状突起,中部膨大,基部钝圆稍偏斜,味微苦。
含苦杏仁苷与苦杏仁酶。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跌打损伤,肠燥便秘。
知识链接
三、苦杏仁 Armeniacae Semen Amarum
桃仁药材
四、决明子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四、决明子 Cassiae Semen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决明子亦药亦食,近年来其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决明子茶,色、香、味俱佳,具有独特的咖啡风味,又可用于防治各种眼病、高血压、高血脂和便秘等。
引言
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来源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地。
产地
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取出种子。
采收加工
四、决明子 Cassiae Semen
决明药材
1.决明
(1)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
(2)表面黄绿或暗棕,平滑,有光泽。
(3)背腹面各有1条突起棱线,
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的淡黄棕
色凹线纹。
(4)种皮薄,子叶2枚,黄色,
呈“S”形曲折并重叠。
(5)气微,味微苦。
性状鉴定注意点
四、决明子 Cassiae Semen
小决明药材
2.小决明
(1)呈短圆柱形。
(2)棱线两侧各有1片浅黄棕色的宽广色带,凹陷不明显。
性状鉴定注意点
四、决明子 Cassiae Semen
主含蒽醌衍生物: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钝新素、钝叶素及其苷类等。
化学成分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功效应用
四、决明子 Cassiae Semen
五、枳实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五、枳实 Aurantii Immaturus Fructus
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古代本草记载的枳为枸橘,但药用枳实、枳壳的来源后来发生了变迁,改用酸橙果实,沿用至今。
引言
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的干燥幼果
来源
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和四川省。多系栽培。
产地
5~6月收集自落果实,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大者横切为两瓣后,晒干或低温干燥。
采收加工
五、枳实 Aurantii Immaturus Fructus
枳实药材
1.半球形,少数为球形。
2.外果皮暗棕绿色或黑绿色,见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果柄痕。
3.切面中果皮略隆起,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油室,瓤囊棕褐色。
4.质坚硬。气清香、味苦而微酸。
性状鉴定注意点
五、枳实 Aurantii Immaturus Fructus
含有升压作用的辛弗林及N-甲基酪胺。另含挥发油以及黄酮类成分橙皮苷、新橙皮苷。
化学成分
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秘结,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功效应用
五、枳实 Aurantii Immaturus Fructus
药典品——枳壳
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药材呈半球形,直径3~5.5cm。
外皮绿褐色或棕褐色,略粗糙,散有
众多小油点。质坚硬,不易折断。
气香,味苦、微酸。含有橙皮苷、
新橙皮苷以及挥发油、生物碱、有机
胺等化学成分。
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功效。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知识链接
枳壳药材
五、枳实 Aurantii Immaturus Fructus
六、吴茱萸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六、吴茱萸 Evodiae Fructus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当吟起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总能勾起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的“茱萸”就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的药材吴茱萸。
引言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来源
8~11月果实近成熟但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
采收加工
六、吴茱萸 Evodiae Fructus
吴茱萸药材
1.略呈扁球形或五角星状扁球形。
2.表面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具5角星形裂隙。
3.花萼残存,果柄被黄色毛茸。
4.横切面5室,各具1淡黄色种子,放大可见切面边缘显黑色油点。
5.香气浓烈,味辛辣微苦。
6.用水浸泡果实,有粘液渗出。
性状鉴定注意点
六、吴茱萸 Evodiae Fructus
含吴萸烯等挥发油,及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生物碱。
化学成分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脘腹冷痛、呃逆吞酸、呕吐腹泻、疝痛、痛经。外治口疮,高血压。
功效应用
六、吴茱萸 Evodiae Fructu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