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根茎类天然药物 课件(共30张PPT) -《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根茎类天然药物 课件(共30张PPT) -《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第四章第二节 根茎类天然药物5
目录
延胡索
川芎
苍术
学习目标
掌握 狗脊、大黄、黄连、延胡索、川芎、苍术、白术、半夏的来源、性状鉴别要点,大黄、黄连的显微鉴定要点、理化鉴定方法。
熟悉 根茎类天然药物的产地和化学成分,半夏的常见炮制品。
了解 根茎类天然药物的采收加工、功效应用。
第四章第二节 根茎类天然药物1
四、延胡索 Corydalis Rhizoma
《雷公炮炙论》记载:“心痛欲死,速觅延胡”,延胡索为常用活血止痛良药,临床可用于多种痛症,有中药中的“吗啡”之称。
【来源】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
【产地】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一带,是有名的“浙八味”之一。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也有栽培。
【采收加工】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扁球形。
2.表面黄色;网状细皱纹;凹陷的茎痕。
3.质硬而脆,破碎面黄色,角质样;蜡样光泽。
4.味苦。
四、延胡索 Corydalis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延胡索醋制饮片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四、延胡索 Corydalis Rhizoma
【功效应用】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四、延胡索 Corydalis Rhizoma
五、川芎 Chuanxiong Rhizoma
川芎为辛温气雄之品,前人称“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之气药”,古时为头痛、调经必用之要药。近年来不断对川芎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m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
【产地】主产于四川都江堰市、崇州市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呈结节状拳形团状。
2.表面有多数平行隆起的环状轮节;凹窝状茎痕;细小瘤状根痕。
3.切片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断面形成层呈波状环纹,黄棕色油点(油室)随处可见。
4.香气浓郁特异,味苦、辛,微回甜,稍有麻舌感。
五、川芎 Chuanxiong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油点
形成层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五、川芎 Chuanxiong Rhizoma
【化学成分】①挥发油,如藁本内酯类化合物。②生物碱,如川芎嗪(即四甲基吡嗪)③有机酸,如阿魏酸等。
药理研究证明,川芎嗪是一种新型钙通道阻滞剂,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功效应用】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五、川芎 Chuanxiong Rhizoma
苍术是一味古老的中药,历代本草记载有“轻身延年不饥”、“芳香辟秽”、“除恶气”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苍术富含挥发油,是燥湿明目的佳品,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空气消毒剂。
【来源】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
知识链接
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等地,历史上因江苏茅山地区所产最佳,习称“茅苍术”或“南苍术”。北苍术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等省。
六、苍术 Atractylodis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苍术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分布广泛、生长周期长,其中关苍术生长期为5-6年,北苍术为4年,茅苍术为3-4年。
北苍术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主流货源,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黑龙江、河北和辽宁等地区;
茅苍术主要分布于江苏茅山、湖北英山、安徽宣城、江西武宁和陕西汉中等地区,基本出口日本;
关苍术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区,未被中国药典收录,但被日本、韩国药典收录,货源大部分出口韩日。
【性状鉴定注意点】
1.茅苍术
(1)呈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
(2)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须根痕,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
(3)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油室),习称 ,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苍术醇结晶),习称“起霜”或“吐脂”。
(4)香气浓郁特异,味微甘、辛、苦。
“朱砂点”
六、苍术 Atractylodis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性状鉴别
北苍术
①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
②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 ③质较疏松。
④断面散有黄棕色油点,无白色细针状结晶析出。
⑤香气较淡,味辛、苦。
油点(朱砂点)
茅苍术
北苍术
茅苍术饮片
苍术药材与饮片
制苍术饮片
油点(朱砂点)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六、苍术 Atractylodis Rhizoma
【化学成分】茅苍术根茎含挥发油,约5%~9%,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其次是苍术酮、苍术素等。北苍术含挥发油较少,报道北苍术根茎含挥发油1%~2.5%,油中组分与茅苍术相似。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六、苍术 Atractylodis Rhizoma
知识链接
因苍术富含挥发油,中医药认为属辛温之品,“燥性”太强,易伤脾胃,故炮制利用麦麸炒制而达到“缓其燥性”。研究表明:苍术炒制前后挥发油的组成变化不大,但含量发生了变化,麦麸吸收部分挥发油,苍术炮制去其燥性可能与其总挥发油含量降低有关。
【功效应用】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六、苍术 Atractylodis Rhizoma
白术,有名的“浙八味”之一。历史上浙江临安市西天目一带(原於潜县)所产品质最佳,特称为“於术”。现浙江金华地区有大量栽培。产地直接晒干者,有“生晒术”“冬术”之称;也有烘干者,称“烘术”。
【来源】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七、白术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呈不规则团块,通常下部膨大,顶端有残存茎基和芽痕。
2.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
白术药材
七、白术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生白术饮片
炒白术饮片
油点(朱砂点)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七、白术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3.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有棕黄色油点(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4.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类,主要成分为苍术酮、白术内酯类等;另含白术多糖。
【功效应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七、白术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为名也”。半夏是中医最常用的化痰止吐药,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
八、半夏 Pinelliae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性状鉴别
药材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 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
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
半夏的鉴定
姜半夏
法半夏
【化学成分】半夏的成分较复杂,主要为生物碱、β-谷甾醇、氨基酸、有机酸、半夏蛋白等。
【功效应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禁忌: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注意:本品有毒,一般炮制后用。生品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治痈肿痰核。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八、半夏 Pinelliae Rhizoma
知识链接
同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的块茎。习称“水半夏” ,有毒。水半夏有燥湿化痰、镇咳作用,但无镇吐作用,为半夏的混伪品。
半夏混伪品(水半夏块茎)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八、半夏 Pinelliae Rhizoma
知识链接
因生半夏有毒,主要对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而列入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一般炮制后使用。主要炮制品有清半夏、姜半夏(功效侧重于降逆止呕)和法半夏(功效侧重于燥湿化痰)。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c)法半夏
(b)姜半夏
(a)清半夏
八、半夏 Pinelliae Rhizom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