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根茎类天然药物 课件(共29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根茎类天然药物 课件(共29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第四章第二节 根茎类天然药物5
狗脊
大黄
目录
黄连
学习目标
掌握 狗脊、大黄、黄连、延胡索、川芎、苍术、白术、半夏的来源、性状鉴别要点,大黄、黄连的显微鉴定要点、理化鉴定方法。
熟悉 根茎类天然药物的产地和化学成分,半夏的常见炮制品。
了解 根茎类天然药物的采收加工、功效应用。
第四章第二节 根茎类天然药物1
一、狗脊 Cibotii Rhizoma
狗脊,又称金毛狗脊,因根茎浑身密披金黄色长茸毛而名,亦称为黄狗头、金毛狮子、猴毛头等。始载《神农本草经》,为历代较常用的补肾药,也是我国重要出口药材之一。
【来源】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的干燥根茎。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1.根茎 表面密被光亮金黄色的长柔毛;上面残留叶柄基,下部丛生棕黑色须根。
2.生狗脊片 切面近边缘1~4mm处有一棕黄色双面凸出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熟狗脊片显黑棕色。
狗脊药材和饮片
【性状鉴定注意点】
木质部环纹
一、狗脊 Cibotii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化学成分】含淀粉、鞣质外,尚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以及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原儿茶酸和咖啡酸等)。
【功效应用】补肝肾,强腰膝,除风湿。用于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风湿痹痛。
课堂活动
1.从狗脊的药名上能体现出哪些性状特征?
2.注意观察饮片切面环纹并做出解释。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一、狗脊 Cibotii Rhizoma
大黄性寒味苦,是一味泻火、破积、行瘀的要药,是我国著名特产药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药性峻快,故号为“将军”。又因产地、炮制、性状等不同,尚有川军、酒军、蛋吉、锦纹等别名。历代医家对大黄推崇备至,特别是近年来大黄的药理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是世界公认的一味天然良药。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 Maxim.et Balf. 或药用大黄R.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四大金刚: 大黄 人参、熟地、附子
【植物形态特征】
1.掌叶大黄 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和根茎粗大肥厚。基生叶大型具长柄,约与叶片等长;茎生叶柄短,互生,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5~7掌状中裂,托叶鞘膜质。圆锥形花序顶生;花小,幼时紫红色,后转为黄绿色。瘦果三棱形,沿棱有翅。
2.唐古特大黄 主要区别是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呈细长羽片状。
3.药用大黄 主要区别是叶片掌状浅裂,一般仅达叶片1/4处;花较大,白色。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产地】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区,野生或栽培。野生品习生于海拔3000m以上林缘较阴湿处。近年来甘肃、四川等地有大量栽培。
【采收加工】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1.类圆柱形、马蹄形、或纵剖。
2.表面黄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
3.质坚实,断面显颗粒性;根茎髓有多数 (异型维管束)。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4.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并使唾液染成黄色。
星点
【性状鉴定注意点】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绳穿孔
酒大黄饮片
大黄炭饮片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大黄药材与饮片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1.木栓层 (多已除去)
2.皮层 多已除去
3.韧皮部 筛管群
4.形成层 成环
5.木质部 射线;导管非木化
6.髓 根茎:髓部宽广
7.草酸钙簇晶
8.黏液腔
9.射线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大黄根茎横切面图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2.大黄粉末
(1)草酸钙簇晶大而多。
(2)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
(3)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
大黄粉末和微量升华物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化学成分】
①含蒽醌衍生物类,为游离蒽醌及其苷类,以结合态的蒽醌苷为主。游离蒽醌衍生物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大黄的抗菌成分;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以二蒽酮苷类(主要是番泻苷类)为代表,是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
②含鞣质类物质,主要有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等,为收敛成分。
③尚含挥发油、β-谷甾醇、胡萝卜苷等。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理化鉴定】
1.微量升华
取大黄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高温常为羽毛状结晶,结晶加碱(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溶解并显红色(羟基蒽醌类反应)。
2.荧光反应
药材醇浸液点于滤纸上,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深棕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检查土大黄苷)。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知识链接
同属波叶组(Sect Rhem)大黄主要为藏边大黄R. emodi Wall.、河套大黄R. hotaoense C.Y.Cheng et C.T. Kao、华北大黄R. franzenbachii Münt.及天山大黄R. wittrochii Lundstr.的根与根茎,在部分地区和民间称“山大黄”或“土大黄”。上述品种多数不含或仅含痕量的番泻苷类,故泻下作用很差,一般均含土大黄苷(rhaponticin,为二苯乙烯苷类物质),在紫外光下显亮蓝紫色荧光可与正品大黄相区别。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功效应用】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注意: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的出血症。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课堂活动
1.通过以上学习,你能发现生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的成分和功效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2.近年来大黄的功效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大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味泻药,还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尚有益智和抗衰老、抗炎、镇痛、抗肿瘤以及降血脂和减肥等药理作用。课后请查阅大黄的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二、大黄 Rhei Radix et Rhizoma
三、黄连 Coptidis Rhizoma
黄取其色,连象其形,凌冬不凋,气寒味苦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之苦闻天下,然“良药苦口利于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黄连列为上品。“根如连珠而色黄”、“泻火清心效似仙”。
【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r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南黄连C.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商品药材分别习称为“味连”、“雅连”和“云连”。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味连、鸡爪黄连
根状茎黄色,常分枝成簇,密生多数须根。
黄连
三角叶黄连 根茎不分枝或少分枝,叶的裂片均具小柄;雄蕊长约为花瓣的一半。
三角叶黄连
云连
根茎少分枝,叶羽状裂片间的距离通常更为稀疏
【产地】味连主产于重庆、湖北、四川,多为栽培,产量大;雅连原产于四川等地,现濒临灭绝,已少见;云连野生于云南西北部,产量少,现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黄连原植物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三、黄连 Coptidis Rhizoma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味连
(1)根茎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似鸡爪状,故又称“鸡爪连”。分枝类圆柱形,
(2)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
(3)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
(4)气微,味极苦。
过桥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三、黄连
过桥

2.雅连
(1)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
(2)“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过桥

雅连药材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三、黄连 Coptidis Rhizoma
3.云连
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云连药材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三、黄连 Coptidis Rhizoma
【显微鉴定注意点】
1.横切面
(1)双子叶植物根茎基本组织结构。
(2)味连: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3)雅连:髓部也有石细胞
(4)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三、黄连 Coptidis Rhizoma
1.木栓层
2.皮层
3.韧皮部
4.形成层
5.木质部
6.髓
7.鳞叶表皮
8.纤维束
9.石细胞
2.味连粉末
(1)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细胞窄长,略呈长方多角形,横壁多斜置,垂周壁多微波状弯曲。
(2)石细胞鲜黄色,类方形、类圆形、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
(3)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形或纺锤形,壁厚,具单纹孔。
(4)木纤维多成束,较细长,壁较薄,具单纹孔。导管孔纹、具缘纹孔或网纹,小,短节状。
(5)此外,尚有木栓细胞、木薄壁细胞及淀粉粒等。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三、黄连 Coptidis Rhizoma
1.鳞叶表皮 2.石细胞 3.韧皮纤维 4.木纤维 5.导管 6.淀粉粒
7.针簇状结晶
【理化鉴定】
1.荧光反应:金黄色荧光。
2.显微化学反应:黄色针状或簇状结晶。
3.小檗碱检识反应:
(1)小檗碱母核反应:显樱红色。
(2)亚甲二氧基反应:显深绿色。
【功效应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三、黄连 Coptidis Rhizom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