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重大自然灾害的避险方法 课件(共16张PPT)-《导游实务》同步教学(旅游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3重大自然灾害的避险方法 课件(共16张PPT)-《导游实务》同步教学(旅游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十三章 问题、事故、自然灾害的处理
第三节 重大自然灾害的避险方法
一、地质灾害
一、地震
地震灾害最有可能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引发的次生灾害也比其他灾害严重,甚至危害旅游业的发展。 地震虽然具有不可抗拒性,但是人们依然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损害。
1、现场自救
室内避险应就地躲避:躲在桌、床等结实的家具下;尽量躲在窄小的空间内,如卫生间、厨房或内墙角;可能时,在两次震动之间迅速撤至室外。
室外避险:切忌乱跑乱挤,不要扎堆,应避开人多的地方;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注意保护头部,防止砸伤。旅游团在游览时予到地震,导游人员应迅速引导游客撤离建筑物、假山,集中在空旷开阔地域。
2.遭灾者的自救
地震时被压在废墟下、神志还清醒的幸存者,最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崩溃,而应争取创造条件脱离险境或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例如,若能挣脱开手脚,应立即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避免窒息;设法保存体力,不要乱喊,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若能找到水和食物,要计划使用,尽可能长地维持生命。
 地震救援的黄金时间是发生地震后的72个小时之内
三、洪水
(一)洪水灾害的预防
导游应在出发前收听气象的天气预报,当听到气象台发出红色预警(100毫米/3小时)和橙色预警(50毫米/3小时)时,应对计划的山区和湖和低洼地区的游览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适当调整旅游项目。
(二)遭遇洪水时的应对
1.洪水来临时的自救措施,
(1)不要带领游客去危险的地带,如电线杆和高压线塔,周围危墙及高墙旁河床水库沟渠及涵洞边化工厂机储藏危险物品的仓库。
(2)带领游客迅速离开低洼地带,选择有利地形,将游客转移至地势较高的地方,以躲避洪水
溺水后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 4 分钟
2.被洪水围困时的自救措施
(1)若躲避转移,没有及时完成,导游因带领游客选择安全的位置等待救援,并用自身有的通信器具不断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以求及早得到解救;
(2)设法稳定游客的情绪,若离开原地,要采取集体行动,不要让游客单独离开,以免因情况避免而陷入绝境;
(3)利用手机迅速报警,将游客受洪水,洪水围困的地点、人数、所处的险情一一报告清楚,请他们迅速组织前来救援。
四、泥石流
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区。我国的大多数山区时有发生,尤其在我国西南山区尤为严重,每年雨季都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原因是暴雨集中、山高、坡陡和植被稀疏等。泥石流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大,对旅游业有较大的影响。
1.灾害特性
(1)季节性。我国泥石流的爆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等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于多雨的夏、秋季节。
(2)周期性。泥石流的发生受雨洪、地震的影响,而雨洪、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雨洪、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一致。当雨洪、地震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一个泥石流活动周期的高潮。
2.自救措施
遇到泥石流,导游人员要镇定地引导游客逃生。
(1)泥石流发生时,不能在沟底停留,而应迅速向山坡坚固的高地或连片的石坡撤离,抛掉一切重物,跑得越快越好,爬得越高越好。
(2)切勿与泥石流同向奔跑,而要向与泥石流流向垂直的方向逃生。
(3)到了安全地带,游客应集中在一起等待救援。
以下关于地震避险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室内避险应就地躲避:躲在桌、床等结实的家具下;尽量躲在窄小的空间内,如卫生间、厨房或内墙角;
B迅速撤至室外。
C切忌乱跑乱挤,不要扎堆,应避开人多的地方;
D游览时,导游应迅速引导游客撤离建筑物、假山,集中在空旷开阔地域。
E若能挣脱开手脚,应立即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避免窒息;大声呼救;若能找到水和食物,要计划使用,尽可能长地维持生命。
ACD
洪水来临时的自救措施有()
A不要带领游客去危险的地带,如电线杆和高压线塔,周围危墙及高墙旁河床水库沟渠及涵洞边化工厂机储藏危险物品的仓库。
B带领游客迅速离开低洼地带,选择有利地形,将游客转移至地势较高的地方,以躲避洪水
C若躲避转移,没有及时完成,导游因带领游客选择安全的位置等待救援,并用自身有的通信器具不断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以求及早得到解救;
D设法稳定游客的情绪,设法离开原地,让有经验的人前去求救,避免陷入绝境;
E利用手机迅速报警,将游客受洪水,洪水围困的地点、人数、所处的险情一一报告清楚,请他们迅速组织前来救援。
ABCE
遇到泥石流,导游人员如何引导游客逃生()。
A泥石流发生时,不能在沟底停留,而应迅速向山坡坚固的高地或连片的石坡撤离
B抛掉一切重物,跑得越快越好,爬得越高越好
C向与泥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逃生。
D到了安全地带,游客应集中在一起等待救援。
E高声呼救
ABD
五、台风
旅游团若遇强大风暴,尤其遇到龙卷风时,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1)若在室内,最好躲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坚固房屋的小房间
内,避开重物;不能躲在野外小木屋、破旧房屋和帐篷里。
(2)若被困在普通建筑物内,应立即紧闭临风方向的门窗,打开另一侧的门窗。
(3)若被飓风困在野外,不要在狂风中奔跑,而应平躺在沟渠或低洼处,但要避免水淹。
(4)旅游团在旅游车中时,司机应立即停车,导游人员要组织游客尽快撤离,躲到远离汽车的低洼地或紧贴地面平躺,并注意保护头部。
六、海啸
海啸威力巨大,会在瞬间吞噬数十万人的生命。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有利于人们预防。
(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拾,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4)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5)导游人员应该镇定自若,指挥游客撤向安全地带,不能惊慌失措,临阵脱逃。
在海啸中自救互救
1、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够减少体能的无谓消耗。
3、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5、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6、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7、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散失。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有好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8、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9、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具体方法是: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入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