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及应用第二章 液体制剂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一)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值)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能力的强弱的数值HLB 值越高,其亲水性越强;HLB 值越低,其亲油性愈强。HLB值:15~18 作增溶剂HLB值:8~16 作O/W型乳化剂HLB值:3~8 作W/O型乳化剂HLB值:7~9 作润湿剂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其中,HLBA代表表面活性剂A的HLB值HLBB代表表面活性剂B的HLB值WA代表表面活性剂A的重量比或比例量WB代表表面活性剂B的重量比或比例量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后的HLB 值,可以使用下面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值)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用45%脂肪酸山梨坦60(HLB=4.7)和55%聚山梨酯60(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其HLB值是多少 HLB=4.7×45%+14.9×55%45%+55%=10.31(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值)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昙点是此类表面活性剂使用时温度的高限(三)昙点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三)昙点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毒性: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有轻微的溶血作用,其中聚山梨酯类的溶血作用通常比其他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小 。(四)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二、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可作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和杀菌剂等。增溶是指当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能使溶质在原饱和浓度的基础上增加其溶解度的作用。起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增溶质。每1g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称为增溶量。二、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增溶概念2.增溶的机制(一)增溶作用HLB值在8~16的,作O/W型乳化剂;HLB值在3~8的作W/O型乳化剂。二、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二)乳化作用阳离子型:毒性及刺激性较大,故不作内服乳剂的乳化剂使用;阴离子型:作外用乳剂的乳化剂;两性离子型:作内服乳剂的乳化剂;非离子型:毒性低,相溶性好,不易发生配伍变化,对pH改变及电解质均不敏感,可用于外用或内服乳剂,有些还用作静脉乳的乳化剂。二、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三)润湿作用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可以降低固-液界面的界面张力,使固体易被润湿而制得分散均匀或易于再分散的液体制剂。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作用称润湿作用,能起润湿作用的物质称润湿剂。润湿剂最适宜的HLB值:7~9,并应有适宜的溶解度。常用的润湿剂: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磷脂类、泊洛沙姆等。二、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四)起泡作用和消泡作用起泡剂是指可产生泡沫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一般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较高的HLB值。起泡剂一般用于皮肤、腔道黏膜给药的剂型中。消泡剂是指用来破坏消除泡沫的表面活性剂,通常具有较强的亲油性,HLB值为1~3。二、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五)去污作用去污剂是指可以除去污垢的表面活性剂,又称洗涤剂。HLB值为13~16,常用的有油酸钠及其他脂肪酸钠皂和钾皂、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磺酸钠等。去污过程一般包括润湿、增溶、乳化、分散、起泡等作用。二、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苯扎溴铵、甲酚磺酸钠等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小部分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作消毒剂、杀菌剂使用。主要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医疗器械与环境消毒、伤口或粘膜消毒等。(六)消毒和杀菌作用练 习 题1.临界胶束浓度为( )A.Krafft点 B.昙点 C.HLB D.CMC E.杀菌和消毒D2.亲水亲油平衡值为( )A.Krafft点 B.昙点 C.HLB D.CMC E.杀菌和消毒C3.下面表面活性剂易发生起昙现象的是( )A .卵磷脂 B .肥皂 C .吐温 -80D .十二烷基硫酸钠 E. 苯扎溴铵C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