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包合技术 课件(共27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1包合技术 课件(共27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包合技术
01
概念
02
应用特点
03
包合物的类型
04
包合材料
目录
Contents
目录
Contents
包合物是指药物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物质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包合体。包合技术是指将客分子包嵌于主分子的空穴结构中形成包合物的技术。

概念
包合物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部分组成。主分子为具有一定空穴结构的药用材料,小分子药物作为客分子被包合在主分子内,形成分子囊。

概念
主分子
客分子
包合物
药物制成包合物后,可根据临床需要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剂型。

概念
1.掩盖不良臭味,降低刺激性
应用特点

2.有利于药物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
3.大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4.液态药物固态化
5.调节释药速率
包合物的类型

多分子包合物
大分子包合物
单分子包合物
(一)按包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类
包合物的类型

(二)按包合物的几何形状分类
笼状包合物
管状包合物
层状包合物

包合材料
环糊精(CD):
系指淀粉通过环糊精葡萄糖转位酶作用后形成的产物,由6~12个D-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为水溶性的非还原性白色结晶性粉末。
环糊精(CD):
常见的环糊精有α、β、γ三种,分别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其立体结构均为上窄下宽、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形。两端开口和外部呈亲水性,筒的内部呈疏水性。

包合材料
环糊精(CD):
三种环糊精的空洞内径及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其中β-CD的空洞大小适中,水中溶解度最小,最易从水中析出结晶,故最为常用。

包合材料
环糊精衍生物:
β-CD具有适宜的空穴大小,但水溶性低,对CD结构修饰可进一步改善CD的理化性质。
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引入甲基、羟丙基、羟乙基等;
疏水性环糊精衍生物:引入乙基。

包合材料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01
饱和水溶液法
02
研磨法
03
超声波法
目录
Contents
04
冷冻/喷雾干燥法

饱和水溶液法
搅拌时间一般为2~4小时;包合温度控制在30~60℃较适宜;一般认为增加包合温度可提高包合率,但包合温度过高也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研磨法
此法操作简单,工业化生产可采用胶体磨,大大缩短研磨时间,但要注意加水量,以保证浆液可循环流动。

超声波法
在β-CD的饱和水溶液中加入客分子药物,混合后立即用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破碎仪或超声波清洗机)在适宜的强度下超声适当时间以代替搅拌,将析出沉淀经适宜的溶剂洗涤、干燥即得稳定的包合物。

冷冻/喷雾干燥法
先将药物和包合材料在适当溶剂中包合,再采用冷冻干燥法或喷雾干燥法除去溶剂,可得到粉末状包合物。所制得的包合物均易溶于水。

冷冻/喷雾干燥法
冷冻干燥法适合不宜析出沉淀或加热后易分解变色的药物,可制成注射用粉针。
喷雾干燥法适用于难溶性或疏水性药物,干燥温度高,受热时间短,产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包合物的制备
01
实训目的
02
实训材料
03
实训内容
目录
Contents
04
思考题

实训目的
掌握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工艺。
了解β-环糊精的性质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了解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方法。

实训器材与药品
1.器材:磁力搅拌器,磨塞锥形瓶(100ml),标准滴管,玻棒,量筒(100ml),展开槽,干燥器,薄层板,研钵,水浴锅,电炉,分析天平等;
2.药品:β环糊精,薄荷油,无水乙醇,硅胶G,α-Al2O3,1%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酸乙酯,石油醚,硅胶G-0.3%羧甲纤维素钠等。

实验内容
(一)薄荷油包合物的制备
处方
制法
称取β-环糊精4g,放入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ml,加热溶解,降温至60℃,滴加薄荷油1ml,恒温搅拌2.5h,冷却,有白色沉淀析出,待沉淀完全后过滤,用无水乙醇5ml洗涤三次,至表面无油迹,抽滤至干,60℃干燥称重,计算收收率。

实验内容
(一)薄荷油包合物的制备
注意事项
(1)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要保温于60℃,否则不能得到澄清水溶液。
(2)包合物制备过程中,包合温度应控制在60±1℃,搅拌时间应充分,否则可影响收率。
(3)包合物收率的计算:包合物的收得率计算公式如下

实验内容
(二)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方法—薄层色谱分析(TLC)
1.硅胶G板的制作
2.样品的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0.5g,加95%乙醇的2ml溶解,过滤,滤液为样品a;薄荷油2滴,加入95%乙醇2ml溶解为样品b。
3.TLC条件:取样品a和b分别约10 l点于同一硅胶板上,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5:85)共溶系统,将点样后的硅胶板放入展开槽中饱和5min,斜行展开,喷1%香草醛硫酸液,烘干显色。
4. 绘制TLC图:说明包合前后的特征斑点与Rf值的情况,试述包合物是否形成。

思考题
1.制备包合物的关键是什么 应如何进行控制
2.本实验为什么选用β环糊精为主分子 它有什么特点
3.除TLC可以证明形成了包合物以外,还有哪些方法可用于检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