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硬胶囊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01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02空胶囊的选择目录Contents03内容物的制备04填充05质量检查06包装及贮存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一胶囊除以明胶为主要原料外,常加入适量的附加剂,如增塑剂、遮光剂及抑菌剂等。空胶囊的选择二(一)空心胶囊的组成为了增加空胶囊的坚韧性与可塑性,可适当加入少量增塑剂;为了使蘸模后明胶的流动性减弱,可加入增稠剂;为了使成品便于鉴别和美观,可加入各种食用着色剂;对光敏感的药物,可加蔽光剂;为了防止胶囊在贮存中发生霉变,可加入抑菌剂。必要时也可加芳香性矫味剂。空胶囊的选择二(一)空心胶囊的组成空胶囊的选择二(二)空心胶囊的种类与规格空胶囊号数 0 1 2 3 4 5近似容积(ml) 0.75 0.55 0.40 0.30 0.25 0.15空胶囊的选择二(三)空心胶囊的制备当主药剂量小于所选用胶囊充填量的一半时,常须加入稀释剂,如淀粉类。当主药为粉末或针状结晶、引湿性药物时,流动性差给填充操作带来困难,常加入润滑剂,如微粉硅胶或滑石粉等,以改善其流动性。内容物的制备三(一)粉末许多胶囊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小丸或小片后再充填入胶囊壳内的。以浸膏为原料的中药颗粒,引湿性强,富含黏液质及多糖类物质,可加入无水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滑石粉等辅料以改善引湿性。内容物的制备三(二)颗粒硬胶囊剂也可充填液体或半固体药物。往硬胶囊内充填液体药物,需要解决液体在囊帽与囊体接合处的泄漏问题,一般采用增加充填物黏度的方法。内容物的制备三(三)液体或半固体企业生产中常用的硬胶囊剂生产设备为胶囊自动填充机填充四(一)设备填充四(二)填充过程胶囊剂应整洁,不得有黏结、变形、渗漏或囊壳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五(一)外观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20粒(中药取1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倾出内容物,用小刷或其他用具拭净,分别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重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有标示装量的胶囊剂,每粒装量应与标示装量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胶囊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的1倍。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五(二)装量差异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五(二)装量差异平均装量或标示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0.30g以下 ±10%0.30g及0.30g以上 ±7.5%(中药±10%)中药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9.0%。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五(三)水分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6粒,如胶囊漂浮于液面可加1块挡板。硬胶囊剂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五(四)崩解时限肠溶胶囊剂先在人工胃液中检查2h,每粒的囊壳均不得有裂缝或崩解现象,然后将吊篮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每管各加入挡板1块,再按上述方法改在人工肠液中进行检查,1h内应全部崩解,如有1粒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粒按上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五(四)崩解时限胶囊剂的溶出度、释放度、微生物限度等应符合规定。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五(五)其他硬胶囊剂必须选择适当的包装容器与贮藏条件。一般应选用密闭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透湿系数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包装,在小于30℃、相对湿度适宜的环境下,密封储存。硬胶囊剂的包装与贮藏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