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汤剂 课件(共19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1汤剂 课件(共19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汤 剂
01
汤剂的概念
目录
Contents
02
汤剂的特点
03
汤剂的制备
汤剂系指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亦称为煎剂。

汤剂的概念
汤剂的特点

1.适应中医辩证论治的需要。
2.吸收快,药效迅速。
3.制备方法简便。
汤剂的特点

4.多为临用煎服,不利于危重病人应用。
5.服用量通常较大,携带服用均不方便。
6.易霉败变质。
汤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汤剂的制备

煎药用具
汤剂的制备

选用砂锅、瓦罐、搪瓷罐、不锈钢锅等为佳;
忌用铁锅、铝锅、铜锅,以免发生化学反映,影响疗效。
煎药用水
汤剂的制备

选用新鲜的饮用水
加水量:一般以水浸过药材表面3~5厘米。
药材及饮片的浸泡
汤剂的制备

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20~30分钟
煎煮方法
汤剂的制备

第一次,外感疾病中药煎煮10~15分钟;
补益类中药煎煮40~60分钟;
其余中药煎煮药物20~25分钟。
第二次,煎煮时间酌减。







汤剂的制备

类型 品种
先煎 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材以及有毒的药物(乌头、附子等。)
后下 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砂仁等以及不宜久煎的如杏仁、大黄等。
包煎 粉末类药材如松花粉、蒲黄、含黏液质较多的如车前子,细小种子类如苏子、菟丝子等,以及附有绒毛的药材如旋复花等。
另煎 一些贵重的的饮片类药材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应单独煎煮取汁,在与其他药材混合后服用。
烊化 对于胶类或糖类,宜加适量水或直接投入煎好的汤液中加热溶化后服用。
冲服 一些难溶于水的粉末状贵重药材如牛黄粉、三七粉、麝香粉等,宜将药粉加入汤剂混合后服用。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
01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概念
目录
Contents
02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特点
03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
04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质量要求
05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质量检查
中药合剂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口服液”。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概念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特点

1.剂量小,易吸收,疗效好。
2.合剂可批量生产,携带、储存、应用方便。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特点

4.成品生产和贮存不当时易产生霉变和沉淀现象。
3.适量加入抑菌剂,并经灭菌后质量稳定。
合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质量要求

1.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抑菌剂:山梨酸、苯甲酸用量不超0.3%;羟苯酯类的用量不超0.05%;若加蔗糖,除另有规定外,含蔗糖量一般不高于20%(g/ml)。
2.除另有规定外,合剂应澄清。在储存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异物、变色、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3.除另有规定外,合剂应密封,置阴凉处储存。
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质量检查

1.相对密度、pH值。
2.装量:单剂量灌装的合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 5 支,将内容物分别倒入经标化的量入式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每支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不得多于 1 支,并不得少于标示装量的 95%。多剂量灌装的合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3.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