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蛤蚧 课件(共18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7.3蛤蚧 课件(共18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蛤蚧
Gecko
天然药物学
目 录
CONTENTS
1
来源
2
产地
4
性状特征
3
6
功效应用
5
化学成分
7
易混淆品
采收加工
来 源
-----------------------------------------------------------------------------------------------------------------------------------------
【来源】本品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
始载于《海药本草》。马志谓:“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形如大守宫,身长四五寸,尾与身等。最惜其尾,见人取之,多自啮断其尾而去。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李时珍谓“蛤蚧因声而名。”
来 源
鳖原动物
产地与采收加工
【产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河南、云南、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广西
广东
福建
云南
性状特征——蛤蚧
形状大小
表面特征
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灰绿色或橙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和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较原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
气味
气微腥,味微咸。
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
【优质品判定标准】 一般以体大、尾长、无虫蛀者为佳。
性状特征——蛤蚧
蛤蚧药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化学成分
含肌肽、胆碱、肉毒碱、鸟嘌呤及蛋白质、脂肪 。
功效应用
【功能与主治】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用于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
  
【用法与用量】3-6g,多人丸散或酒剂。
阿胶
天然药物学
Asini Corll Colla
目 录
CONTENTS
1
来源
2
产地
4
性状特征
3
6
功效应用
5
化学成分
7
易混淆品
采收加工
来 源
-----------------------------------------------------------------------------------------------------------------------------------------
【来源】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阿胶生东平郡(今山东东平县),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县。
来 源
阿胶原动物
产地与采收加工
【产地】
主产于山东、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
将驴皮浸泡去毛,切块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糖及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晾干,即得。
浙江
山东
性状特征——阿胶
形状大小
表面特征
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
质地
断面
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
气味
本品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
【优质品判定标准】 一般以色乌黑、光亮、透明、无腥臭气、经夏不软者为佳。
气微,味徽甘 。
性状特征——阿胶
阿胶药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方块状
化学成分
明胶原、骨胶原、多肽、蛋白质、硫酸皮肤素、生物酸及蛋白质等。
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通则2204)保持微沸3小时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0%(ml/g)
功效应用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用法与用量】3-9g。烊化兑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