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7天麻 课件(共19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7天麻 课件(共19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天麻
天然药物学
Gastrodiae Rhizoma
目 录
CONTENTS
1
来源
2
产地
4
显微特征
3
性状特征
6
功效应用
5
化学成分
7
易混淆品
来 源
-----------------------------------------------------------------------------------------------------------------------------------------
【来源】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天麻,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为治风之神药,故名“定风草”;茎如箭杆而赤,又名“赤箭”。古云“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种,深山发芽”。
来 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麻原植物
产地与采收加工
【产地】
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省,东北及华北各地亦产。原为野生,今多栽培。
【采收加工】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3~5月间采者称“春麻”,10~12月间采者称“冬麻”,以冬麻的质量较佳。
性状特征——天麻
形状大小
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顶端有红棕色鹦嘴状芽苞(冬麻),习称“鹦哥嘴”(也称“红小辫”)或具残留茎基(春麻),另端有圆脐形疤痕,习称“凹肚脐” 。
表面特征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点状横环纹多轮,习称“点轮环” 。
质地
断面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或淡棕色,角质样,习称“起镜面”
气味
气微,味甘。
性状特征——天麻
天麻药材
凹肚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轮环
鹦哥嘴
性状特征——天麻
天麻切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红棕色鹦嘴状芽苞
角质样
显微特征——天麻横切面
单子叶植物根茎基本组织结构

皮层为10余列多角形细胞,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较老块茎的皮层与下皮相接处有2~3列椭圆形厚壁细胞,木化,纹孔明显。

中柱占绝大部分,有多数小型周韧型维管束散列;薄壁细胞也含草酸钙针晶束。


表皮有残留,下皮由2~3列切向延长的栓化细胞组成。
显微特征——天麻 横切面
注:源自《中药显微鉴别图鉴》
显微特征——天麻 横切面
1.表皮 
2.皮层 
3.中柱 
4.维管束  
5.髓部 
维管束
注:源自《中药显微鉴别图鉴》
显微特征——天麻粉末
黄白色至黄棕色。
木化厚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多角形,纹孔明显,部分壁呈连珠状。

用醋酸甘油水装片观察含糊化多糖团块的薄壁细胞较大,无色,有的细胞隐约可见长卵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颗粒,遇碘液呈棕色或淡棕紫色。

此外,尚可见螺纹导管、网纹导管等。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显微特征——天麻 粉末
1.厚壁细胞 
2.草酸钙针晶 
3.含糊化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  
注:源自《中药显微鉴别图鉴》
化学成分
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对羟基苯甲醇-β-D葡萄糖苷,即天麻素。并含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琥珀酸、β-谷甾醇等。
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含天麻素不得少于0.20%。
功效应用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易混淆品
①芭蕉芋 美人蕉科植物芭蕉芋Canna edulis kerGawl.的地下块茎。
易混淆品
②紫茉莉根,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的根。
紫茉莉根
易混淆品
③大丽菊根 菊科植物大丽菊Dahlia pinnata Cav.的块根。根呈纺锤形或类椭圆形,因加工过程中除去外表皮,可见明显的纤维断头,质地硬脆,体轻,中有木心或中空,无点状环纹。质坚硬,断面略呈角质状,无臭,味淡。
大丽菊块根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