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9川贝母 课件(共21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9川贝母 课件(共21张PPT)《天然药物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川贝母
天然药物学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目 录
CONTENTS
1
来源
2
产地
4
显微特征
3
性状特征
6
功效应用
5
化学成分
7
易混淆品
来 源
-----------------------------------------------------------------------------------------------------------------------------------------
【来源】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川贝母,简称川贝,为川产有名的道地贵重药材,以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而著名。
来 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川贝母原植物
(a) 川贝母(卷叶贝母)
(b)暗紫贝母
(c)梭砂贝母
产地与采收加工
【产地】
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青海等地;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云南、四川等省;三者按性状、产地等不同,商品分为“松贝”和“青贝”。梭砂贝母主产于青海、四川、云南,因其过去商品集散地位于打箭炉(今四川康定),故称“炉贝”。现行版《中国药典》还列有“栽培品”。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特征——松贝
形状大小
鳞茎类圆锥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表面特征
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偶有残存须根。
质地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味
气微,味微苦。
性状特征——松贝
川贝母药材
怀中抱月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性状特征——青贝
形状大小
鳞茎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
表面特征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
性状特征——青贝
青贝药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顶部开裂
性状特征——炉贝
形状大小
鳞茎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
表面特征
表面类白色或浅黄色,常具棕色斑块,习称 “虎皮斑” 。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性状特征——炉贝
白炉贝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虎皮斑
马牙嘴
基部稍尖或较钝
马牙嘴
性状特征——栽培品
形状大小
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2㎝,直径1~2.5㎝。
表面特征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有的具浅黄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较平。
显微特征——川贝母
【显微鉴定注意点】
1.松贝、青贝粉末
粉末类白色。
(1)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缘不平整略作分枝状,脐点明显,呈点状、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
(2)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类圆形。
尚可见细小螺纹导管。
显微特征——川贝母 横切面图
川贝母粉末图
1.淀粉粒 2.表皮细胞 3.导管
2.炉贝粉末
粉末类白色。
(1)淀粉粒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脐点人字状、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
(2)螺纹导管及网纹导管较大。
化学成分
均含多种异甾体类生物碱。川贝母含青贝碱、松贝碱、川贝碱等;暗紫贝母含松甲素、松贝素、松贝辛等;甘肃贝母含岷贝碱甲、岷贝碱乙等;梭砂贝母含炉贝甲素、炉贝乙素、西贝素、炉贝碱等。此外,尚含皂苷、甾醇类成分及微量元素。
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C27 H43 NO3)计,不得少于0.050%。
功效应用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易混淆品
①大平贝 :扁球形,顶端略平或微凹入
易混淆品
②小平贝母,不像大平贝,反而更像松贝,网络上、旅游景区,很多都用这种小平贝冒充松贝销售因此,小平贝的价格要远高于大平贝
易混淆品
③伊犁贝母,是家种资源,所以相比新疆贝母来说,价格很便宜
外形与新疆贝母差别很大,与炉贝倒有几分相似:伊犁贝母有点像大枣,没有炉贝的典型特点“马牙嘴”
易混淆品
④新疆贝母,是野生资源,价格也比较贵,外形与青贝也比较相似:青贝接近圆锥体,新疆贝母更接近扁球体如果你喜欢味道鉴别,会发现新疆贝母还是挺苦的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