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1.3 中药的质量及影响因素目 录CONTENTS道地药材中药的采收中药的加工010203中药的储藏04一、 道地药材“地道”一词的含义与“道地”相同,都是对药材货真质优的褒奖明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 》论述药材产地时专设“道地”一项清 汪昂的《本草备要》,云“药品稍近遐者,必详其地道形色。”唐 孙思邈《千金翼方》 强调“用药必依土地”道地地道(1)什么是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或称“地道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一、 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一个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的产生是以实践经验为依据,经得起临床的考验。特定产地来源实践证明优质高效有一定生产规模道地产区:出产地道药材的产区称为道地产区。(2)什么是道地产区?一、 道地药材一、 道地药材川药广药云药贵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川乌(乌头)、川牛膝、黄柏、金钱草、花椒(口诀:川字号,金花椒,连柏附子不可少)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陈皮、益智、槟榔、巴戟天(口诀:广砂陈巴益榔)三七、木香、重楼、茯苓、马钱子、儿茶(口诀:马儿茯七重香云)天冬、天麻、黄精、杜仲、五倍子、吴茱萸(口诀:吴仲冬麻倍精贵)一、 道地药材怀药浙药关药北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口诀:牛山菊花怀地黄)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山茱萸(口诀:白山茱延胡玄,杭菊麦芍浙贝)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龙胆草、平贝母(口诀:参茸细辛与防风,五味龙胆共平贝)甘草、黄芪、麻黄-内蒙党参、黄芩、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口诀:党芩酸枣与柴胡,白芷沙参板蓝根)河南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内蒙东河北、山东、山西、内蒙中一、 道地药材华南药西北药藏药其他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枳实、枳壳、牡丹皮、木瓜、乌梅(口诀:茅术南沙太子党,木瓜乌梅枳牡丹)大黄、当归、秦艽、羌活、银柴胡、枸杞子(口诀:大银子归秦羌)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口诀:冬雪藏路北(炉贝))西宁大黄;甘肃当归;宁夏枸杞;辽五味,关防风;福建泽泻;山东阿胶;安徽宣城木瓜,安徽丹皮;江西枳壳,江苏薄荷,内蒙甘草,山西党参,河北黄芩、板蓝根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安以西二、 采收与中药质量、产量的关系(一)采收与药材质量的关系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如: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28%,开花则急剧下降;甘草在生长初期甘草甜素含量6.5%,开花前期10.5%,开花盛期4.5%,生长末期3.5%。二、 采收与中药质量、产量的关系(二)药材适宜采收期010203有效成分高峰期:三颗针在落果期。有效成分总量最高:栽培人参应以6年生者秋季为适宜采收期。产量高峰期:牡丹皮以3年生者为最佳采收年限。(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二、 采收与中药质量、产量的关系部位 采收季节 特例根、根茎、 秋、冬及春初采收 人参6 年秋冬;三颗针落果期;甘草开花前期;浙贝母、太子参、延胡索、半夏夏季;明党参春天。茎木 秋、冬两季,有效成分积累丰富 全年采收—苏木、降香、沉香等。(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二、 采收与中药质量、产量的关系部位 采收季节 特例皮类 春末夏初 容易剥离,好愈合。 丹皮3 年;苦楝皮秋冬;黄柏、杜仲环剥。叶类 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秋冬—桑叶(一般称为霜桑叶)(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二、 采收与中药质量、产量的关系部位 采收季节花类 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含苞待放时:金银花、槐米、辛夷、丁香(金苞米辛香)初开时:洋金花盛开时:菊花、西红花,红花(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二、 采收与中药质量、产量的关系部位 采收季节 特例果实种子类 在自然成熟时 青皮、枳实幼果全草 茎叶茂盛 茵陈:春季“绵茵陈”;秋季“花茵陈”动物药类 大多数可全年 采收 桑螵蛸:应在深秋至次年3 月中旬前采收;蛤蟆油:霜降期;鹿茸:清明后45~60天(5月中旬至7月下旬)。两栖类、爬行类 夏秋。矿物药类 全年可挖(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二、 采收与中药质量、产量的关系部位 采收季节其他 茯苓立秋后;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收松萝全年采;(一)产地加工③④②①挑选、洗刷蒸、煮、烫切发汗:晒、闷交替的特殊干燥方法三、 中药的加工(一)产地加工三、 中药的加工1.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坚硬的藤木和肉质的果实类。如大黄、鸡血藤、木瓜等。2.蒸煮烫:用于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或某些动物药。如天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有些动物药,如桑螵蛸、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3.发汗: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秦艽。(一)产地加工三、 中药的加工白芍、延胡索(煮);天麻、红参、五倍子、桑螵蛸(蒸);太子参、百部(略烫);郁金(莪术、姜黄);白及、天冬(蒸或煮);黄精(烫或蒸)。(二)干燥三、 中药的加工干燥的目的与方法目的: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常用的干燥方法有:(1)晒干(2)烘干:温度一般以50 ~60℃为宜。(3)阴干: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全草类药材。(一)中药常见的变质现象四、 中药的储藏1)虫蛀2)霉变3)变色4)走油5)气味散失、粘结、潮解、风化等。(二)中药的贮藏保管方法四、 中药的储藏1)冷藏法2)化学药剂贮藏法杀虫剂的条件:挥发性强;强烈的渗透性;效力确实;作用迅速;对人毒性小,对药材质量没有影响3)经验贮藏法对抗贮藏;谷糠贮藏;喷酒贮藏;密闭贮藏:4)气调贮藏法(气调养护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