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课件(共21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1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课件(共21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生产与贮藏期间的质量要求
1.注射剂所用的原辅料应从来源及及生产工艺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应符合注射用的质量要求。除另有规定外,制备中药注射剂的饮片等原料药物应严格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提取、纯化,制成半成品、成品,并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注射剂所用溶剂应安全无害,并与其他药用成分兼容性良好,不得影响活性成分的疗效和质量。
3.配制注射剂时,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增溶剂、助溶剂、抗氧剂、抑菌剂等。附加剂的选择应考虑到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使用浓度不得引起毒性或明显的刺激,且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
4.注射液一般是由原料和适宜辅料经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工艺步骤制备而成。在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缩短配制时间,防止微生物与热源的污染及原料药物的变质。
生产与贮藏期间的质量要求
5.注射剂的灌装标示装量不大于50ml时,可参考下表适当增加装量。除另有规定外,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每一容器的装量一般不得超过10次注射量,增加的装量应能保证每次注射用量。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标示装量(ml) 增加量(ml) 易流动液 黏稠液
0.5 0.10 0.12
1 0.10 0.15
2 0.15 0.25
5 0.30 0.50
10 0.50 0.70
20 0.60 0.90
50 1.0 1.5
生产与贮藏期间的质量要求
6.注射剂灌装后应尽快熔封或严封。接触空气易变质的原料药物,在灌装过程中应排除容器内的空气,可填充二氧化碳或氮气等,立即熔封或严封。
对温度敏感的原料药物在灌封过程中应控制温度,灌封完成后应立即将注射剂置于规定的温度下贮存。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7.注射剂熔封或严封后,一般应根据原料药物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灭菌,必须保证制成品无菌。注射剂应采用适宜方法进行容器检漏。
8.溶液型注射液应澄清;除另有规定外,混悬型注射液中原料药物粒径应控制在15μm以下,含15-20μ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乳状型注射液,不得有相分离现象;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90%的乳滴粒径在1μm以下,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有大于5μm的乳滴。
生产与贮藏期间的质量要求
9.小容量注射液的常用容器有玻璃安瓿、玻璃瓶、塑料安瓿等。容器的密封性需用适宜的方法确证。除另有规定外,容器应符合有关注射用玻璃容器和塑料容器的国家标准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容器应足够透明,以便内容物的检视。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0.除另有规定外,注射剂应避光贮存。生物制品原液、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应符合相关品种要求。
11.注射剂的标签或说明书中应标明其中所用辅料的名称,如有抑菌剂还应标明抑菌剂的种类及浓度。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102)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注射剂应进行以下检查: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装量
渗透压摩尔浓度
可见异物
不溶性微粒
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
无菌
细菌内毒素或热原
装量
注射液及注射用浓溶液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检查法:供试品标示装量不大于2ml者,取供试品5支;2ml以上至50ml者,取供试品3支。
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然后缓慢连续注入经标化的量入式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
渗透压摩尔浓度
除另有规定外,静脉输液及椎管注射用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通则0632)测定,应符合规定。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静脉输液、营养液、电解质或渗透利尿药等制剂,应在药品说明书中表明其渗透压摩尔浓度,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处置(如稀释)。
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范围为285-3100smol/kg。
渗透压测定仪
测定原理:冰点下降
可见异物
除另有规定外,照可见异物检查法(通则0904)检查,应符合规定。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可见异物: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和无菌原料药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μm。
要求:应采用适宜的方法逐一检查并同时剔除不合格产品。
可见异物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灯检法
光散射法
可见异物
结果判断
供试品中不得检出:
金属屑、玻璃屑、长度超过2mm的纤维、最大粒径超过2mm的块状物;
静置一定时间后轻轻旋转时肉眼可见的烟雾状微粒沉积物;
无法计数的微粒群或摇不散的沉淀;
在规定时间内较难计数的蛋白质絮状物等明显可见异物。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详细判断标准参见现行版《中国药典》
不溶性微粒
除另有规定外,用于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鞘内注射、椎管内注射的溶液型注射液及注射用浓溶液照不溶性微粒检查法(通则0903)检查,均应符合规定。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检测方法:光阻法、显微计数法。
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
不溶性微粒检测仪(光阻法)
不溶性微粒
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应符合药典规定。
结果判定
光阻法: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
大于等于10μm微粒数不得超过6000粒;
大于等于25μm微粒数不得超过600粒。
显微法: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
大于等于10μm微粒数不得超过3000粒;
大于等于25μm微粒数不得超过300粒。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不溶性微粒检测仪
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
按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照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通则2400)检查,应符合有关规定。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
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注射剂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测定,按各品种项下每日最大使用量计算:铅 ≤12μg;镉≤3μg;砷≤6μg;汞 ≤2μg;铜≤150μg。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无菌
照无菌检查法(通则1101)检查,应符合规定。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直接接种法
白色物:微孔滤膜
2.薄膜过滤法
液体:供试液
无菌
1.直接接种法:
供试品溶液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数日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出现混浊或沉淀。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培养基浑浊
培养基澄清
有菌
无菌
无菌
2.薄膜过滤法:
取规定量供试品经薄膜过滤器过滤后,取出滤膜在培养基上培养数日,观察结果,并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试验。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液体:供试液
白色物:微孔滤膜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供试品
细菌内毒素或热原
除另有规定外,静脉用注射剂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通则1143)或热原检查法(通则1142)检查,应符合规定。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热原: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
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
热原
热原检查——(家兔法):
将一定量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标准。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家兔法为各国药典法定的热原检查方法
细菌内毒素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
实用药物制剂技术与辅料
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