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药品辨识(教案)-《药事管理与法规》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药品辨识(教案)-《药事管理与法规》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章节名称 第三章 药品辨识 任务一 区分药品与非药品 任务二 判别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 任务三 药品分类管理
教学目的 1.掌握药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假药、劣药的定义和各种类型; 2.熟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相关规定; 3.能够区分药品和非药品; 4.能正确辨识合格药品和假药劣药; 5.能够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
知识点 1. 药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假药、劣药的定义和各种类型; 2. 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
重点难点 正确辨识合格药品和假药劣药
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融入点 1.假药:强调“药学初心,守护生命”,培养学生守护生命的职业道德观。 2.劣药:注重修身遵纪守信,培养学生建立诚信、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新知识 删补内容 无
方法手段 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 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教学
布置作业 分组进行典型案例的解析并整理资料。
课后体会
备注:每2课时1次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课时分配、版书设计
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三章 药品辨识 导学情景: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8月在其官方网站集中曝光了五十八味益肾胶囊、默克·生胰素、生物降压方、欢康骨筋丸胶囊、肾脉通含片、口服胰岛软黄金等33种假药。 《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假药、劣药的定义及情形,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章节带领同学们学习假药、劣药的定义和各种类型,能正确辨识合格药品和假药劣药。树立同学们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让学生们意识到必须对药品的某些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增强质量意识,才能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以及合理地为人类服务,从而培养学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课程思政内容)(15min) 任务一 区分药品与非药品(30min) 一、基础知识 (一)药品的概念 (二)药品的特殊性 (三)药品的质量特性
二、相关法条 1.《药品管理法》 2.《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修订 三、任务实施 (一)明确目标 1.药品;2.非药品 (二)实施程序 四、知识拓展 (一)药品与非药品的批准文号格式不一致 (二)从包装上区别 (三)看清药品存放位置 任务二 判别合格药品与假劣药品(20min) 引入案例“欣弗事件” 一、基础知识 (一)假药 强调“药学初心,守护生命”,培养学生守护生命的职业道德观。(课程思政内容) (二)劣药 通过这一知识点讲解,注重修身遵纪守信,培养学生建立诚信、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内容) 引入案例“齐二药” 关于假劣药的辨析。《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四十九条分别对假劣药进行了界定。此时可结合“齐二药”案件进行分析,该事件中的涉案药品“亮菌甲素注射液” 用有毒性的工业原料二甘醇替代药用辅料丙二醇,并导致多名患者因急性肾衰
竭死亡。结合假劣药的定义,可以发现,该药品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的第(一)项,即“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这是假药的定义项,可以直接定性为假药。另外还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的第(五)项,“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即劣药的论处项。由于该案件最终导致了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定性为假药案件。 药品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应教育学生作为药学后备力量,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药品的生产经营必须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课程思政内容) 二、相关法条 1.《药品管理法》 2.《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药品种保护条例》(1992年) 三、任务实施 (一)明确目标 (二)实施程序 1.从药名识别 2.从药品批准文号上识别 3.从药品效期上识别 4.从药品包装识别 5.从药品说明书上识别 6.从药品外光性状上识别 7.如何在网上查询药品的真假 课堂活动: 例举生活中见到的假药和劣药的案例? 通过分组讨论并进行分析,提高同学们多角度思考探究问题的职业素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课程思政内容) 任务三 药品分类管理(25min) 一、基础知识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定义 (二)分类管理的目的意义
1.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2.促进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的实行,有利于合理利用医药资源 3.为控制医药费用提供依据,有利于推动医疗制度的改革 (三)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的状况 1.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主管部门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品种特点 3.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 二、相关法条 1.《药品管理法》 2.《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4.《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 5.《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管理规定》 三、任务实施 (一)明确目标 (二)区分依据 (三)从专有标识上区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