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1张PPT)第13讲 理解权利义务要点梳理一、公民权利1.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公民的 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人身自由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 权利 ①财产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公民的 基本权利 文化教育 权利 ①受教育权。②文化权利其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续表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有什么意义?政治 权利 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满足条件①年龄方面: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其他条件: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意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政治 权利 言论、出版 等自由 内容: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续表政治 权利 监督权 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形式途径:联系人大代表反映问题,采用书信、电话、网络平台留言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等等续表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续表3.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及重要性。(1)含义: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4.宪法中关于保护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内容 宪法规定人身自由 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住宅不受 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内容 宪法规定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 密受法律 保护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续表5.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6.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1)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内容 含义 表现占有权 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拥有自己的财物,拥有自己的专利使用权 财产所有人根据自己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 购买的房屋用于居住内容 含义 表现收益权 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 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出租自己的房屋获得租金处分权 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 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 事实上的处分(如吃掉、用掉)和法律上的处分(如将财产赠给、送给、卖给他人)续表(2)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3)物质帮助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7.文化权利的内容。(1)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2)文化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8.受教育权的重要性及相关的国家政策。(1)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2)国家政策: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9.青少年应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按时入学。(2)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中途退学。(3)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遵守学校规定,认真完成学习任务。10.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同时,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1.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方式 参与人 依据 适用范围 特点和解 当事人 事实、法 律、道理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调解 当事人、 调解人 国家法律 法规和政 策、社会 公德 广泛运用 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主要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方式 参与人 依据 适用范围 特点仲裁 当事人、 仲裁机构 仲裁协 议、法律 合同纠纷、其他财 产权益纠纷等 程序较为灵活诉讼 当事人、 代理人、 人民法院 事实、法 律法规 人身关系或财产关 系的争议;侵犯公 民人身、财产权利 的行为;行政机关 的行政行为侵犯了 自己的权益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续表二、公民义务1.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1)遵守宪法和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5)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2.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具体表现及要求。(1)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等。(3)要求: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①思想上: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②行动上: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3.要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原因及做法。(1)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2)做法: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内容。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等维护国家荣誉 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维护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5.我国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意义有哪些?(1)有助于公民树立国家安全观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有助于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和相关法律。(3)有助于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6.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1)原因: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③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2)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3)兵役分类:现役和预备役。(4)要求:①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②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应召参战,保卫祖国。7.为什么要依法纳税?(1)重要性: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不依法纳税的后果: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权利与义务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统一 具体体现(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如何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1)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2)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3.我们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1)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4.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③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2)做法: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5.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表现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例如:破坏环境、泄露国家秘密、盗窃他人财物等),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例如:不赡养父母、不依法纳税、不接受义务教育等),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2)法律责任:①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第13讲 理解权利义务易混易错(判断正误并改正)1.劳动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财产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3.诉讼是公民依法维权的唯一方式。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讼是公民依法维权的最正规、最权威的方式,不是唯一方式。4.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5.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割的、是完全对等的、是可以互相取代的。(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6.不履行法定义务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第13讲 理解权利义务典题精析B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13讲 理解权利义务备考练习达标练1.(2023·山东模拟)2022年12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包振民、姜滨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这表明包振民、姜滨两人享有( )AA.荣誉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姓名权2.(中考新题型)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① 大学一年级学生张某光荣入伍 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② 陈某当快递员获得劳动报酬 行使了劳动权③ 王某通过网络平台向当地政府反映垃圾处理问题 行使了监督权④ 某网店将客户的姓名、住址公布在客户交流群里 侵犯了客户的财产权C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下列每个选项中的行为依次体现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BA.李先生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小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B.陈爷爷每月可领取养老金 小夏应征入伍保卫祖国C.常老师当选市人大代表 孟某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D.小乐用零花钱购买新书包 小华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4.(2023·江苏苏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BA.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B.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C.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隐私权和财产权D.人格尊严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5.(2023·江苏扬州)晓明的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虚假宣传并售卖按摩垫的某公司。在消费者协会的帮助下,该公司返还晓明妈妈的购物货款,并给予赔偿。晓明妈妈维护权利的方式是( )AA.调解 B.和解 C.仲裁 D.诉讼【解析】晓明妈妈在消费者协会帮助下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晓明妈妈维护权利的方式是调解,A正确。6.自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A.财产权 B.劳动权 C.姓名权 D.名誉权提分练7.(中考新题型)下表中对小海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① 发现家里燃气泄漏,当场拨打火警电话 及时寻求救援② 爱护公共财产,尊重社会公德 遵守宪法和法律③ 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应征入伍 享受基本权利④ 向朋友提出合理建议,但不替朋友做决定 懂得尊重朋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发现家里燃气泄漏,当场拨打电话容易引发火灾,①错误。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应征入伍,是积极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的体现,③错误。【答案】C8.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DA.小健: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所以在网上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B.小娜: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因此同学之间要相互监督,共同进步C.小阳:宪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初中生都可以参加人大代表选举D.小敏: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我们应自觉履行这项义务9.(2023·重庆)随着自媒体、短视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随手拍摄各种照片和视频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在以“随手拍摄他人照片或视频侵权还是不侵权”为题的辩论赛中,双方提出以下观点,如果你是评委,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随意拍摄他人,不构成侵权B.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则会造成侵权C.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拍摄,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侵权D.按照法律要求,拍摄他人的违法行为并实名上传至合法平台,不构成侵权A10.(2023·重庆)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迅速,许多人随时随地直播,并通过网络平台与观众进行即时互动。在以“‘随手播’侵权还是不侵权”为题的辩论赛中,双方提出以下观点。如果你是评委,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BA.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手播”他人的违法行为,不构成侵权B.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随手播”不构成侵权C.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若拍摄时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则会造成侵权D.未经他人同意,以私密方式对他人进行“随手播”,要视具体情况判定是否侵权11.小林家最近在装修房子,工人们从早上六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噪声很大,邻居们纷纷向物业投诉。从法治的视角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B①小林家有对房屋进行装修的权利,工人的工作时间,外人无权干涉②邻居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小林家装修不能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③每个人享有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小林家有装修房子的权利,但不能滥用权利,应合理安排装修时间 ④小林家行使装修房子的权利,不能损害邻居正常的休息权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建设法治中国】12.(2023·贵港模拟)法治中国,正在路上,请跟随以下镜头共同感受法治中国的发展。镜头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法律,是全面规范预备役人员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对于加强预备役人员队伍法治化建设、推进预备役部队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镜头一中提到的预备役人员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成员,请你说说我国实行怎样的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镜头二 《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达到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支付工资,逾期未支付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作出列入决定,将该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2)镜头二中,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如果想维权,请你给出合理建议。(可从维权途径、维权前准备、注意事项等任选一个角度)①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解决问题。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不要采取过激和暴力行为,如打骂欠薪者、自杀威胁等,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解决问题。⑤维权前要积极收集有利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表、考勤记录等。镜头三 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该法第一条指出: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法。(3)镜头三中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哪些观点?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②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③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⑤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冲刺练13.2023年3月,某网民讲述了自己遭遇网络暴力的经历,在她公开的网络聊天记录中,部分网友对她进行了侮辱、谩骂、恶意骚扰。你想对网暴者说( )CA.学会“信息节食”,避免沉迷于网络B.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C.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使权利D.行使言论自由,提升知名度14.下表中对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事件 解读① 小清自创的美术作品获奖,某网站未经 小清允许擅自使用该作品进行商业宣 传。小清将该网站告上法庭,经人民法 院审理,小清获得赔偿 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佳方式② 2023年某市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同时 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促进义 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有利于保障中小学生的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序号 事件 解读③ 周某为发泄私愤,多次酒后恶意拨打110 报警电话,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 政拘留10日的处罚 周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④ 2023年4月,首批8487人被授予国家移民 管理机构戍守边疆纪念章。他们扎根边 疆、奉献边疆,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 突出贡献 他们履行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义务,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续表【解析】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不一定是最佳方式,①错误。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说明周某受到了行政处罚,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③错误。【答案】D15.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讨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事件 解读① 小金积极参与网上评议政府 活动 公民有义务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② 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县 人大代表的选举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③ 小秦制作介绍家乡传统美食 的视频并在网络上进行宣传 公民享有文化权利,有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④ 小静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了 一套学习资料 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能够对合法财产进行处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小金参与网上评议政府活动行使的是监督权,监督权是权利不是义务,①错误。小静用压岁钱购买学习资料,行使了对财产的处分权,不是物质帮助权,④错误。【答案】C16.(2023·重庆)15岁的黄某在参与“密室逃脱”游戏时意外受伤,入院治疗共花费医药费11822.92元。之后,黄某的父亲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黄某的父亲将商家诉至人民法院。2023年5月16日,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家未按法律规定设置适龄提示、提供安全保障措施等,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原告医疗费等共计18790.77元。此案例中( )①商家未对黄某实施有效保护 ②黄某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 ④黄某的父亲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其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③错误。【答案】B17.(中考新题型)张某在商场购买了某著名品牌电脑,使用后发现是假冒产品。面对这样的消费问题,下列处理纠纷的路径,可取的是( )AA.与商家协商解决→找消费者协会调 解→向人民法院起诉B.求助当地媒体→与商家协商解决→向人民法院起诉C.与商家协商解决→在网络上发布商家的负面信息→向人民法院起诉D.求助当地媒体→与商家协商解决→找消费者协会调解18.(中考新题型)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事物内在逻辑和顺序的是( )D①人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产生人民政府→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②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受到刑事处罚 ③我国的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疫苗→尊重和保障人权→让人民幸福生活 ④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通过网络征求意见→公民参与民主活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关乎个人的尊严、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案例】六旬老人欧某在小区散步时,被一只未栓绳的宠物犬惊吓倒地,摔成伤残。因与犬的主人高某协商未达成赔偿协议,欧某将高某诉至人民法院。经人民法院判决,高某因未尽到看管义务,被判处赔付欧某医疗费、后续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20万余元【法官提醒】犬的主人应该及时给宠物犬注射疫苗,并对宠物犬尽到看管责任,遛狗时拴好绳子,避免自家宠物伤及他人或给他人带来恐慌【网友评论】我尊重你养狗的权利,请你尽到看管狗的责任(1)上述案例中高某没有履行哪一基本义务?他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遵守宪法和法律。民事责任。(2)本案中欧某采取了哪些维权方式?先与高某协商和解,协商不成又采取了诉讼方式。(3)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分析该网友的评论。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