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 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23课 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时间坐标
二、学习提示
1.当代世界发展呈现出哪些显著特点?
2.当代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全球性挑战?
3.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有何意义?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哪些努力?
三、思维导图
四、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全球化 B.多极化 C.一超多强 D.两极对立
2.在课前预习中,小红同学记下了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其中符合这一趋势的事件有( )
①1 952年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
②1967年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③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④2020年英国脱离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终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空前扩大,国际投资遍及全球,国际金融市场活跃,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 B.信息技术蓬勃发展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4.当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其不断加强的趋势是( )
①世界多极化 ②经济全球化 ③社会信息化 ④文化多样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对当代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不利的因素包括( )
①南北差距拉大 ②逆全球化思潮 ③贫富分化加剧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蛋糕屑。”这句话强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老龄化 C.单边主义 D.贫富差距悬殊
7. 1999年,北约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军事打击。这表明( )
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B.北约履行正义职责
C.两极格局下会爆发局部“热战” D.国际矛盾日益激化
8.小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感兴趣,打算选择以下机构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他的选择中正确的是( )
①世界银行 ②凡尔赛体系 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④国际联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9.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方案是( )
A.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D.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10.为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中国提出( )
A.改革开放的政策 B.科教兴国的战略 C.一带一路的倡议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乔治.W.布什遵循具有帝国特征的单极秩序逻辑,体现了美国大战略的转轨。鉴于多边国际制度作为建构未来秩序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国际观察》
材料二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非洲国家投资累计达62.7亿美元,已与28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中非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在42个非洲国家承担了公路、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176个成套建设项目。
——人民网,2006年1月24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当前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的原因。
(2)有西方国家说中国对非洲在搞“新殖民主义”,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这一看法进行批驳。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大亚非拉地区在历史上命运多舛,绝大多数国家都曾沦为帝国主义奴役掠夺的殖民地,残酷耻辱的民族记忆及共同的历史遭遇也促使这些国家的人们在抗争的洪流中天然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最初意识。
——谢文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材料二 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中方倡议,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回应时代呼唤,加强全球治理,以创新引领发展,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
——习近平:《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致辞》(2021年10月1日)
(1)结合史料一,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说明亚非拉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原因。
(2)综上所述,请你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现实意义?并试举一例说明中国是如何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A 5.A 6.D 7.A 8.D 9.B 10.C
(二)材料解析题
11.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建构多边国际制度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中国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的效应和启示等:
(2)批驳: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列强曾在非洲进行贩卖黑人奴隶贸易、抢占殖民地和进行殖民统治,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成为非洲落后的历史根源。但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本着独立自主和互惠共赢的原则,中国加强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尊重非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推进了非洲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扩大了中非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对非洲绝不同于欧洲列强在非洲的殖民作为,不是“新殖民主义”,而是为真正构建互惠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12.(1)历史原因:它们都曾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为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进行过斗争。现实原因: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希望通过相互间的合作提高本国实力。
(2)现实意义: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的重要共识,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对于各国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及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并将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丝路基金,为相关国家共同繁荣搭建了合作平台。2019年,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积极倡导文明交流与互鉴。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国在有效遏制国内疫情的同时,呼吁各国携手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并向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抗疫物资。(任答一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