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复习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复习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复 习 课 件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知识点梳理
1.中国担当的表现?P29-31
①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机与灾难时常出现。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休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
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皮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中国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绒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
2.如何贡献中国智慧?P31-33
①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②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③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④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3.中国在各个领域对世界的影响:P35-36
①文化方面: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②经济方面: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好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③政治方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乘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④体系方面: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为什么文明需要交流互鉴?P37-39
①文明包含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②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5.如何进行文明的交流互鉴?P37-39
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②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练习题
1.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倡议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达成北京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这体现了( A )
A. 中国维护区域和平,展现大国担当
B.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C. 和平与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D. 中国成为解决全球危机的决定力量
2、下列时事新闻解读正确的是( A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序号 时事新闻 新闻解读
① 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向全世界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表明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智慧和方案
② 经中国斡旋,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 说明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③ 我国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试验系统完成首次运行 表明我国坚持以科技发展为中心
④ 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26条措施,规范App应用 说明我国提高了App的智能化水平
3.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十周年。十年来,中国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体现了中国( D )
A. 是国际秩序的唯一建设者 B. 决定其他国家的发展方向
C. 已成世界上最发达国家 D. 以勇于担当展现大国风范
4.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强震,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这反映了( A )
A.中国勇于担当,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B.中国是解决世界危机与难题的决定力量
C.中国不计代价,全力以赴承担国际责任
D.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达国家
5.2022年6月2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各国领导人围绕“构建新时代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携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主题,就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上述材料体现了( D )
①彰显了中国和平、合作、负责的大国形象
②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宰
③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④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2023年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项主张。由此可见( C )
A. 发展与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B.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C. 我国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D. 所有国家承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7.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发展新实践。这说明我国(A ) 
①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②维护国际经济新秩序,发挥决定作用
③展现大国担当,助力世界和平发展④承担国际责任,竭尽全力,不惜代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当今世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D  )
①国际事务的决策者 ②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③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④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在更好地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____为中心,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A )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0、
2023年3月10日,一则国际新闻吸引全球目光——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十年里,由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形成3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上述新闻事件表明( D )
①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力量 ②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参与全球治理
③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大国风范 ④中国为相关难题的化解贡献智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这体现出( D )
①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力量
③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
④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 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这说明中国坚持( A )
A. 做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者 B. 做全球分工的安排者
C. 做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维护者 D.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1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截至目前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让沿线国家与中国共享发展机遇。这表明( A )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③中国是世界格局的主导者 ④中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重大国际合作平台。十年里,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规模投资,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说明我国( B )
①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
④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和稳定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2023年3月10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主持沙特和伊朗对话闭幕式。沙特国务大臣艾班、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出席。沙伊达成北京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中国积极促成沙伊和解( D )
①体现了中国担当 ②传播了中国文化
③提出了中国方案 ④贡献了中国智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2023年中国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促成了沙伊和解;恪守客观公正的立场,斡旋俄乌冲突。这体现我国( B )
A. 主导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 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责任担当
C. 改变了与他国不结盟的政策 D. 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
17.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开放包容的进程。从公元前5000年农作物大交流,到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后与世界各国更深入的文明往来,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理论、思想,中国从不同文明中不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这一进程说明( A )
A.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B.要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C.应以文明隔阂超越文明交流 D.应以文明冲突超越文明互鉴
18.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因此我们对待世界各国文明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B )
A. 坚守立场,消除差异 B. 交流互鉴,和而不同
C. 相互融合,相互取代 D. 独立自主,拒绝交流
19. 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中阿文明相互欣赏,书写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我们从彼此的古老文明中汲取智慧,共同弘扬“重和平、尚和谐、讲信义、求真知”的文明真谛。我们在“文明冲突”的鼓噪中守正不移,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歧视,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材料表明( A )
①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②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③世界文化已趋向大同,实现了融合④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优越超越文明共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20.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下列语句中,属于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的是( C )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②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③交流互鉴,消除差别 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2月24日,中方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材料二:2023年3月,在中方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成功举行并取得重大成果,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好评。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教材中“中国担当”的哪些观点?(任答四点)
(2)请你再列举两例体现“中国担当”的事例。(举两例)
(1)①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③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④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⑤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⑥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⑦中国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⑧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2)①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③“一带一路”建设。④2021年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员和公共卫生专家。⑤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行动。⑥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3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会给世界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二: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了《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2)如何“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1)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不同文明的国家联系起来、实现共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构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2)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