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名称 《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 课题 “文弱的盛世”——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授课课时 2 授课类型 新授课本次课背景说明(200字)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叙述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概况。由于篇幅所限,突出宋、元两个政权,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经济文化状况并未过的涉及。正文三个子目,宋元时期经济繁荣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重要历史现象。科技成就和文化繁荣作为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较为详实。照顾到中职生水平,晦涩难懂理学并未过多展开,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所选择和侧重。 学情分析:中职生历史基础薄弱,历史积累有限,素养欠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师在讲述中应坚持以学生主体,丰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尽量让学生动起来,重在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学生行为习惯欠佳,自制力较弱,教师要注意课堂节奏和课堂纪律的把控。教学设计特点自述(突出本教学设计中的主要思政元素)300字课程思政:1.有关宋元海外贸易繁荣可结合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开展思政教学。宋元时期以丝绸之路为基础的海外贸易发展繁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开创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提供了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共建国家积极响应。2023年12月24日《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 2.马克思关于四大发明对西欧影响。“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总结提升:1.宋元文化的繁荣融入习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论述;2.宋元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及多元文化碰撞——融入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方国瑜“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理论(详见教案内)教学目标 (结合五大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主要成就,了解这一时期经济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致情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思考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文化科技繁荣的原因及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在了解宋元科技文化、经济成就基础上理解宋元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古代中国重要地位,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点 宋元经济繁荣表现及原因;儒学的复兴;教学难点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理学;使用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政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导入:PPT展示《清明上河图》或者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节目活字印刷术片段 观看图片或视频设问:图中或是视频中中国古代文化元素是?时代?还知道哪些可以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 通过对民族瑰宝和传统文化、科技直观感受与认识,涵育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悟历史。讲授新课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第一部分 市列珠玑与户盈罗绮——宋元经济的繁荣 一、农业 (一)耕地利用效率提高 (二)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三)棉花栽培繁育普遍 二、手工业 (一)制瓷业 (二)矿冶业 (三)造船业 (四)印刷业 (五)纺织业 三、商业繁荣 (一)原因 1.结束分裂走向统一,提供了稳定政治环境 2.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 4.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5.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二)表现 材料一: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潘楼东区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裘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为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四: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思考一:宋代商业繁荣最突出的表现是? 思考二,宋高宗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思考三: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是什么?会子的出现有何影响?(预设)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根据史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深刻理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经济的繁盛是孕育繁荣文化基本动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根据材料概括 1.商品贸易时空界限打破 ①早市、草市、夜市 ②勾栏瓦肆 2.商品贸易范围扩大 ①海外贸易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 (播放《丝绸之路》纪录片片段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讲话音视频) 外贸港口兴起 专职管理机构——市舶司 ②边地贸易频繁 3.商品贸易方式多样 纸币:交子、会子、大元宝钞 (三)影响 1.人口增加 2.经济重心南移 3.文教、科技繁荣 第二部分 格物思潮与三大发明——宋元文化科技的繁荣 一、儒学的复兴——理学兴起与影响 (一)背景 (二)代表人物及主张 1.“北宋五子” 2.朱熹、陆九渊 (三)影响 二、宋词元曲 代表人物 三、多元文化的交融——文艺 (一)《资治通鉴》 (二)《营造法式》 (三)话本 (四)书法绘画 (五)文字 (蒙文,契丹文,西夏文,藏文;书法绘画、各民族文字多元糅合程度加深,可挑一两例具体展开。) 四、宋元科技的繁荣 (一)三大发明 (二)沈括《梦溪笔谈》 (三)郭守敬《授时历》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材料二:鲁迅先生就中国的四大发明与应用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合作探究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影响 1.造纸术,书写材料重大革命 2.印刷术,文化传播 3.指南针,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4.火药,改变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近代化 合作探究二: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此观点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黄纯艳教授) 1.官民共利的机制和观念。 2.城市与乡村进一步融通。 3.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联动加强。 4.相对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 学生活动一:根据教材及课件资料总结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成就,采取分类投篮的方式,引导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某项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归类到相应篮筐中。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唯物主义史观、文字阅读和归纳能力。(可利用黑板画出篮筐,学生提前准备便利贴等。) 学生活动二:收集相关材料,结合本课所学,谈谈自己对古代中国丝纺织业、麻纺织业、棉纺织业发展及成就,以及对当下借鉴。 学生活动三:根据史料概括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原因,涵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解释素养。 学生活动四:讨论:1.宋元时期为何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的贸易繁荣? 2.如何看待宋朝与周边政权的榷场贸易,属于边贸?还是外贸?为什么? 3.当今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应坚持哪些原则?如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 理学理解难度较大,建议中职历史教学以其影响及发展僵化为主。 师生活动:梳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 播放相关音视频带领学生品读宋词元曲,从中感悟中华文化深邃。 学生活动五: 讨论:有人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其实就是经验的积累,毫无创新之处,应该称之为“四大发现”你作何感想?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从六个维度加以理解即:专注、标准、精准、创新、完美、人本。) 学生活动六:中国新四大发明之我见。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事实上这四项并非由中国发明,只是在中国推广应用较为领先、对国外影响较大而误传。但也反映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习总书记文化自信讲话精神解读学习:(此点可贯穿课程始终并用来总结提升) 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2023年9月1日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古代中国在丝绸之路为途径的交往渠道基础上,丝路经济绵延千年。进入新时代,中国以海、陆丝绸之路为纽带,连接世界各地,共建“一带一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月,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了458项成果,中国金融机构成立7800亿元人民币的“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窗口,中外企业达成972亿美元的商业合作协议,这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全球互联互通、促进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3.宋词元曲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明、艺术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宋词元曲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宋词元曲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当代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启示意义。 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出: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 5.方国瑜教授于1963 年发表的《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针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将中国历史当作单一的汉族历史,将非汉族的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排除在中国历史之外的荒谬言论而提出来。其核心论点,中国历史上始终保持着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即中华文明的整体发展;秦汉以来中国形成比较稳定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干,汉族与其他各族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既矛盾又统一的交往交流交融历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历史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历史在整体发展,但不排除各少数民族个性的存在和发展。课后作业 建筑装饰类:以四大发明或其他中国特有文化元素为主题设计一件瓷器。 建筑施工类:查找资料总结郭守敬、李诫(或古代中国相关人物)在机械制造、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成就。 物业管理类:小区宣传栏设计,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自信论述,以本课所学宋元时期文化科技成就为主题,设计一期宣传栏。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对宋元时期经济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了解,认识到经济繁荣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开放的贸易政策,以及农、工、商等各方面的发展。宋元经济的繁荣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家财富完全仰给东南,同时经济的繁荣孕育了宋元时期繁荣多元的中华文化和科技。56个民族早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既矛盾又统一的交往交流交融历程,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整体发展的过程。各民族共同孕育了灿烂丰富的中华文化。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宋元经济繁荣 一、农业 二、手工业 三、商业繁荣 第二部分 格物思潮 三大发明——宋元文化科技的繁荣 一、理学兴起与影响 二、宋词元曲 三、文艺 四、宋元科技的繁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