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定量分析基础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可归属性易读性同时性原始性准确性准确度及误差概念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分类学习内容12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测量值(x)与真实值(μ)的差值1.准确度及误差概念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准确度:误差绝对误差E相对误差RE绝对误差(E)在真实值(μ)中占有的百分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1.准确度及误差概念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案例:某药检员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差减法称样,甲份0.2000g,乙份0.0020g,称量的绝对误差都是±0.0002g,问两次称量的相对误差RE哪份大?分析:结论:当绝对误差一定时,称样量越大,产生的相对误差越小。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差减法称样时,为使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0.1%,至少称样量为0.2g。=±0.1%=±10%差减法m样=m1-m2分类 原因 系统误差 (可定误差)偶然误差(不可定误差)确定因素造成不确定因素造成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分类方法、仪器、试剂、操作等环境的变化、测量仪器的微小波动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沉淀溶解——负误差沉淀吸附——正误差反应不完全——负误差所用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正误差天平使用前未校准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刻度不精准01方法误差03试剂误差02仪器误差04操作误差滴定管读数偏高或偏低,终点颜色辨别不敏锐系统误差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分类系统误差特点:属于可测误差①重复性②单向性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偶然误差特点: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分类过失和差错不属于误差,相应的分析数据应该舍弃属于不可预测误差①不重复性②不定向性“多次测定,求平均值”减少偶然误差(1)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2)减少测量误差(3)减少系统误差(4)减少偶然误差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3.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标准品对照法标准方法对照法在不加试样待测组分的情况下,用测定试样待测组分相同的测定方法、条件和步骤进行的试验。精密分析中,砝码、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必须校准向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质,然后用与被测试样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求平均值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职业精神1978年朱宪彝教授与总医院内分泌科全体医生合影(前排中间为朱宪彝教师)总结1. 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2. 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准确度及误差概念1. 系统误差由确定因素造成的可定误差方法误差 仪器误差试剂误差 操作误差2. 偶然误差由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不可定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分类1. 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常量组分——化学分析微量(或痕量)组分——仪器分析2. 减少测量误差3. 减少系统误差对照试验 空白试验校准仪器 回收试验4. 减少偶然误差多测测量求平均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滴定分析中为何要将滴定液的用量尽量控制在20~25ml 思考题数据的准确度及误差的表示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