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恶心与呕吐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同步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恶心与呕吐 教案(表格式)-《诊断学》同步教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 第一周 星期三 授课班级
章节名称 常见症状 恶心与呕吐 授课学时
授课层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恶心与呕吐的概念; 知道恶心与呕吐的病因、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及发生机制。2.技能目标:能抓住要点进行问诊,注意病因、临床表现与伴随症状和其它有关因素之间的联系。3.素质目标: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恶心与呕吐的概念及临床表现。【解决办法】:1.结合图片及提问法进行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加以突出和强调,利用形象图片结合学生自身生活体验展示呕吐的临床表现,让同学记忆深刻。2.详细讲解机制,分析病因与疾病的联系,理解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特点。
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恶心呕吐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解决办法】:利用课件结合板书,回顾生理学中神经反射的内容,用神经反射流程图等简明扼要的归纳讲解,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
教材分析 许有华 樊华.诊断学. 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教材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是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及方法:1、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动画,结合板书、借助教具的教学方式,强调重点、讲清难点。 2、图示法、启发式:利用归纳总结的形式讲解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将抽像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启发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3、图表法:用流程图讲授发生机制,使复杂的理论简单化,便于学生记忆。4、互动式教学:(1)展示出呕吐的图片提出问题主学生回答,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2)在讲解发病机制时以个别提问的方式回顾生理学中神经反射机制,教师再以流程图的方式进行归纳、讲解,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提升。由教师引导,根据发病机制学生归纳出临床表现。
教学过程与内容 现场授课部分第一篇 常见症状——十、恶心与呕吐【导课】展示呕吐的图片,引出这节课所要讲的内容。问题一:这个病人发生了什么?问题二:出现这样的症状时有什么感觉?【导课的目的】:设疑、启兴、点题、启发学生思考。一、概念恶心与呕吐的概念:恶心:上腹不适,紧迫欲呕的感觉,并伴迷走N兴奋的症状(BP↓、HR↓、流涎、出汗、苍白)恶心常为呕吐的前奏。恶心常伴呕吐。呕吐:是胃的反射性强力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口急速排出体外。【授课要点及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归纳总结,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概念中要注意:紧迫欲吐.伴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二、病因:反射性呕吐主要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泌尿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所致。1、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①胃肠道疾病②肝、胆、胰腺疾病③腹膜及肠系膜疾病④药物局部刺激2、口咽部的刺激3、其他系统疾病:心衰、尿路结石、青光眼、肺栓塞等。中枢性呕吐见于颅内压增高、代谢障碍及药物或化学毒物的影响等。1、神经系统疾病 ①颅内感染②脑血管病变③颅脑损伤④癫痫2、全身性疾病: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低钠血症、急性感染等。3、药物的作用:如洋地黄、抗癌药物、吗啡等4、中毒5、早孕反应前庭障碍性呕吐 呕吐前有恶心,呕吐后缓解或干呕不止1、晕动症 2、内耳迷路炎3、美尼尔病神经官能性呕吐呕吐前无不适,呕吐后仍可进食1、神经性厌食 2、癔症 3、胃肠神经症【授课要点】:图片对照,以解剖学为起点,让学生将诊断学知识与解剖及临床紧密联系起来,并顺理成章的引入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发病机制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它有两个功能不同的结构:1、神经反射中枢,即呕吐中枢2、化学感受器触发带发生机制呕吐的三个阶段呕吐与反食的关系【授课要点及方法】: 用解剖图、箭头图展示,精心讲解呕吐反射发生过程,用解剖图和对比图讲解呕吐的三个阶段,呕吐与反食的为同,帮助学生理解。 四、临床表现(一)呕吐的时间:1、妊娠--清晨2、幽门梗阻--夜晚或凌晨3、神经官能症--嗅觉、视觉刺激或进食时4、胃肠源性呕吐--进食一段时间后5、晕动病--乘船和乘车时(二)呕吐与进食的关系1、餐后即刻:神经精神性2、餐后1小时以上:为延迟性呕吐:可考虑为胃张力低下排空障碍3、餐后较久、多餐后或隔夜:提示幽门梗阻,呕吐物可有隔夜宿食4、餐后近期呕吐,特别是集体发病:食物中毒(三)呕吐特点(四)呕吐物的性质1、呕吐物呈咖啡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2、呕吐隔日食物,并含有腐酵气味见于:幽门梗阻3、不含胆汁说明梗阻平面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上4、呕吐物有粪臭味:低位梗阻5、呕吐物中有蛔虫:胆道蛔虫、肠道蛔虫6、含大量酸性液体:胃泌素瘤,十二指肠溃疡7、带发酵、腐败气味提示胃潴留8、无酸味:贲门狭窄或贲门失弛缓症(五)不同病因的呕吐频度、量和呕吐物性质【授课要点及方法】:通过提练关键词、流程图指引等通过与临床和平时生活经验相联系进行讲授、讨论、提问等不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 归纳总结,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五、伴随症状1.伴腹痛、腹泻者: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霍乱、副霍乱;2.伴右上腹痛及发热、寒战或有黄疸者:胆囊炎和胆石症;3.伴头痛或喷射性呕吐者:青光眼、颅内高压症等;4.伴眩晕、眼球震颤者:前庭器官疾病;5.应用某些药物如抗菌药与抗癌药6.已婚妇女:注意早孕。【授课要点及方法】:对视举例,结合临床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伴随症状与疾病的关系,逐步建立临床思维六、问诊要点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病诱因:有无饮食不当(不洁饮食、进食刺激食物)、精神因素。(2)停经与恶心、呕吐发生的关系,月经周期、量,有无痛经。(3)呕吐:起病缓急,发生的时间、频率,是否呈喷射性,呕吐物的气味、形状和量,加重或缓解的因素。(4)伴随症状:有无腹痛、便血和血尿、骨关节痛,有无发热、鼻出血、牙龈出血。2.诊疗经过(1)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尿妊娠试验、腹部及妇科B超(2)治疗情况:是否用过止吐药物治疗,疗效如何。3.一般情况: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和体重的变化情况。4.有无药物过敏史。5.婚育史、性生活史。6.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胃肠道疾病病史,有无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病史。【授课要点】: 总结问诊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助理执业医师考试要求进行讲授,讲学生讨论,提问反馈。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2min 3min 10min9min, 10min6min5min
课堂小结 ★1、恶心与呕吐的概念。2、恶心与呕吐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4、恶心与呕吐的伴随症状。★5、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
思考题 简要病史:女性,25岁。停经45天,恶心、呕吐5天门诊就诊。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请围绕以上简要病史,询问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
参考书 1.万学红 卢雪峰.诊断学. 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内科学. 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预习内容 呕血与便血 2.下次课将采取互动式教学,请大家结合本次授课模式及方法,进行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3.预习需要注意的问题:呕血与便血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教学反思 (请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优缺点、再教设计三方面进行总结)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