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 沉淀滴定分析技术(教案)-《药用基础化学技术》同步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八 沉淀滴定分析技术(教案)-《药用基础化学技术》同步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 题:项目八 沉淀滴定分析技术
教学目的:
1、掌握溶度积概念及溶度积原则,能够进行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能利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及溶解。
2、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及主要应用。
3、熟悉影响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熟悉沉淀的转化与分步沉淀的条件。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
本章安排4个课时。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溶度积概念及溶度积原则,能够进行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能利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及溶解。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及主要应用。
教学难点:
难点:熟悉影响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熟悉沉淀的转化与分步沉淀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
完成每个项目后的项目检测。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 绪论 课次 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安排 4
学分 共2分
授课对象 院系、专业:医学专业 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药用基础化学技术》,主编:周建庆 ;江苏教育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导入 每一个项目的开头都有学习目标,然后介绍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其中穿插有例题从而帮助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书中还会有相关的知识拓展,拓宽学生视野,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还配有相关的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最后配有项目检测测试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本章基本知识汇总 任务一 沉淀溶解平衡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物质的溶解度只有大小之分,没有在水中绝对不溶解的物质。习惯上把溶解度小于0.001g/100g水的物质称为难溶物。对其中溶解在水中会发生电离的称为难溶电解质。 (一)溶度积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将固体AgCl投入水中,则既有固体表面Ag+和Cl-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水合离子进入溶液的溶解过程;又有溶液中的水合Ag+和Cl-重新回到固体表面的沉淀过程。当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时,体系达到动态平衡,即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严格说为活度幂的乘积。但难溶电解质溶解度不大,一般浓度近似于活度。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换算。换算时要注意单位,溶解度的单位要用mol·L-1表示。 Ksp与S间的换算要满足以下条件的: ① 只适用于离子强度较小,浓度可以代替活度的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 ② 只适用于溶解部分全部电离的难溶强电解质。 ③ 只适用于溶解后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等副反应或副反应程度不大的物质。 (三)溶度积原理 根据溶度积常数,可以判断能否生成沉淀或沉淀是否溶解。 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溶液任意状态时,各离子浓度幂次方的乘积称为离子积,用符号Q表示。 当Q=Ksp是饱和溶液,沉淀溶解达动态平衡; 当QKsp是过饱和溶液,不稳定,有沉淀析出。 以上就是溶度积原理,常用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必须注意,有时计算结果Q略大于Ksp,观察不出有沉淀生成。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强度较大,浓度与活度偏差较大,而Q是按浓度计算的。也可能是因为有过饱和现象或沉淀极少肉眼观察不到。只有当溶液中的沉淀物达到1.0×10-5g·mol-1时,人们才能感觉到溶液产生了浑浊现象。 二、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一)沉淀的生成 根据溶度积原理,当溶液中Q>Ksp时,将有沉淀生成。 因此要使溶液中某种离子沉淀出来,在选择和使用沉淀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同离子效应原理,在分析化学中使用沉淀剂分离溶液中的某种离子,用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溶液洗涤所得的沉淀,可以减少因溶解而引起的损失。沉淀剂的用量一般以过量20%~50%为宜,过多地加入沉淀剂产生同离子效应时伴随盐效应,但盐效应比同离子效应小。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在较稀溶液中,不必考虑盐效应。 ②一般溶液中被沉淀离子的残余浓度小于10-5mol·L-1,认为该离子已经沉淀完全。 ③溶液中沉淀物的溶解度越小,沉淀越完全。故应选择沉淀物溶解度最小的沉淀剂,使沉淀完全。 (二)沉淀的溶解 根据溶度积原理,当Q二甲基二碘荧光黄>Br->曙红> Cl->荧光黄。 测定Cl-时选用荧光黄,测定Br-时选用曙红做指示剂。 ⑤滴定时,溶液的pH应适当,因为吸附指示剂大多为有机弱酸。 二、标准溶液 (一)硝酸银标准溶液 AgNO3标准溶液可以用基准硝酸银直接配制。配制前先将硝酸银在100~105℃烘干2h,精密称定,溶解定容制成。也可以用纯度不太高的分析纯硝酸银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后,再用基准NaCl标定。AgNO3溶液应该用棕色瓶保存,因其见光易分解。溶液存放一段时间后,应重新标定后再使用,且标定最好采用与测定样品相同的方法。 (二)硫氰酸铵(或硫氰酸钾)标准溶液 NH4SCN和KSCN固体都具有吸湿性,并含有杂质,很难得到纯品,只能用间接法配制,然后再进行标定。可直接用AgNO3标准溶液标定,也可以用NaCl作基准,用铁铵矾指示剂法,一次同时标定AgNO3溶液和NH4SCN溶液的浓度。 实训项目七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一、实训目的 1.熟悉溶度积原理。 2.沉淀的生成、溶解、分步沉淀及转化条件。 3.学习离心分离操作和离心机的使用。 二、实训原理 对于难溶电解质,可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或溶解。当Q>Ksp时,生成沉淀;当Q讨论题、思考题: 围绕本章主题做情景模拟训练,以增强理解,加深印象。可以参考教材、资料包、或者其他案例。
作业: 完成项目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